从10月1日开始,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如果说15年前的“入世”实现了中国跻身全球贸易大国的夙愿,那么,人民币“入篮”则意味着中国可以正式发挥稳定全球金融市场的积极作用。
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表示的:“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领导地位。”
IMF战略、政策与检查部主任SiddarthTiwari说:“这(“入篮”)意味着人民币将在IMF相关交易中扮演核心角色。”
而美国英雄类型电影的一句经典台词是:“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那么,10月1日以后,该如何理性正视“入篮”后面临的挑战并制定对策?中国的汇率政策、外汇市场和债券市场等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成为“可自由使用货币”之后产生的金融压抑应如何消除?对中国的金融改革来说,其影响将是隔山打牛式的叠加效应,还是会互相抵消的蝴蝶效应?人民币能否乘势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鼓与呼之际,亟需经验和理性之光从来时路照亮未来方向,“入篮”之初的冷静思考必不可少。为此,我们将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每日推送一篇今年1月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原司长魏本华担任特约主编的封面文章《人民币“入篮”:从象征到实质》组稿,回顾并展望人民币“入篮”后面临的国际挑战,为市场指明思考路径。
接下来,我们还将在12月就人民币实际“入篮”后的现实,策划年底重磅封面文章,为人民币国际化系列报道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敬请读者耐心等待~!
▲杨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
人民币加入SDR的收益远大于风险,但是也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liqing.com/rkzz/8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