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至12日,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本届博览会主题为“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开幕当天吸引了约人次参观。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同期举行,约余位国内外嘉宾就品牌建设、品牌发展等议题开展交流。在“政策对话”分论坛上,相关部委官员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共话如何更好打造品牌建设的顶层设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司长年勇:
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新需求引领新供给
年勇表示,品牌发展有两个着力点:一是新供给创造新需求,要引导企业练内功,弘扬耐心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注重品质,打造品牌,推动供给结构的加快升级;二是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在需求侧加力,改善消费环境,培育品牌意识,使消费结构能够加快升级,使新消费能够引领出供给方的调整。
谈及如何让中国品牌更好发展,年勇认为,首先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企业要专注于夯实质量基础,把质量当作生命,才能在长期、艰巨的努力与积淀当中出精品,从而产生品牌。其次要发挥社会参与作用,行业组织、高校、研究机构及新闻媒体都要关心关爱品牌的发展,为品牌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要研究品牌方法、品牌指标,建立品牌的评价体系等。再者要发挥政府服务作用,政府要推动工作,核心是创造良好环境,如法律环境、公平竞争秩序、知识产权保护等标准、法规、政策缺一不可。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
指导行业质量和品牌管理重在“扶优”沙南生介绍,根据国务院赋予工信部的“三定”方案,工信部负责指导行业质量和品牌管理。指导行业质量和品牌管理重在“扶优”,重在支持我国的企业品牌、集群品牌及区域品牌,重在培养打造具有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品牌。
在谈到如何推进工业品牌建设时,沙南生分享了一些体会:第一,要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全局,把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作为主攻方向,突出重点,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中国品牌。第二,倡导品牌培育,重在增强能力。在推进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重点是提高企业在品牌方面的能力,要提高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和服务全过程,为用户创造价值,得到用户认可。第三,坚持企业品牌和集群品牌、区域品牌协调推进,全面提升我国的品牌能力。要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liqing.com/rkzz/8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