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牙买加 >> 旅游景点 >> 正文 >> 正文

年报资产配置信用和周期

来源:牙买加 时间:2021/7/29
核心要点

年全球经济的关键词是信用和周期。美国政策调整,全球信用资产重构;大宗商品和通胀预期上行,美国核心CPI走高,长期利率中枢上移,市场开始重视周期。

中美经济周期存在一定的错位。首先,美国采用现代货币理论,通过财政刺激弥合社会撕裂。中国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跨周期调节,不急转弯。其次,美元进入长期贬值周期,而人民币进入中长期的升值周期,主要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采用双支柱框架,结构性货币政策构建利率走廊,整体表现为不缺不溢,结构特征,边际定价。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产业链供应链保持优势,出口或持续超预期;信用与周期交织,利率维持在区间震荡。

正文

1

回归和循环

1.1美国:三元悖论,制造业回归年7月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的国际储备资产地位,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年美国单方面终止向美元兑换黄金的承诺,并加征10%的进口关税,宣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国际货币体系进入重构期,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在牙买加举行“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牙买加协议”标志着国际货币体系过渡至信用货币体系。自“牙买加协议”开始,美国成为全球信用创造的核心动力。信用创造包括两个层面:美元和美元资产。美元从商品货币转向为信用货币,借助石油等大宗商品,利用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美国经济分享全球化红利。经济实力的增强,战后人口红利持续,带动房地产业蓬勃发展,从而促成以资产支持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快速扩张。美国经济利用石油、跨国企业,房地产,金融产品等提供资产维护美元信用体系,全球其他国家从美国获取美元流动性,发展本国经济,并通过不同形式将资金回流美国,支持美元资产的进一步扩展,从而形成正反馈。因此,全球各国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经济互补,以美元流动性和美元资产为中枢,实现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

美国信用创造从流动性最好,真实现金流最好的石油和跨国企业开始,再演进至房地产,底层逻辑是资金的流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全球化迅猛发展以来,美国贫富差距拉大,民粹主义盛行。随着贫富差距的增大,底层资产稀缺,金融同业加杠杆开始飙升。没有真实现金流的支持,金融危机开始频繁,市场波动开始放大,美国社会结构开始不稳定。年初全球疫情影响全球贸易,更加冲击按照最小冗余和最大效率打造的全球产业链,各国试图将关键产业重归国内,重构本国产业链。面对外部的不稳定性,以内为主重构产业链格局,就是重建底层资产,重构底层真实现金流的过程。美国政府开启双边贸易体系,促使制造业回归,采用现代货币理论重建美国新老基建,美国以逆差向全球输出信用开始逆转。

1.2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6月18日陆家嘴论坛,“一个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年首次提出“双循环”,开启“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给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的抓手。通过“房住不炒”限制居民加杠杆,经济增长的途径还有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年4月《资管新规》实施,约束影子银行发展,促使资金表外转表内,约束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低效率投资,全社会杠杆率逐步下行,供给端得到持续优化。从产业发展、供需调节到要素配置,开始全新的政策路径。“双循环”将是“十四五”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伸。

金融需服务实体经济。以现金流为基础,以实体经济为底层的信用体系,需要增强市场信心,活跃市场经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信用创造的最高层次入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依托,激发消费市场,重新激发实体经济活力,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国企改革,健全资本市场等手段,建立内生的信用体系。在此过程中,稳存量资产、找增量资产,以真实现金流构建强健的信用体系,金融的基础是实体经济。金融活动一定与经济活动相关,金融流的依托是现金流和物流。全球金融危机的本质是金融脱离实体经济无序加杠杆,衍生品各种包装脱离真实现金流的支撑。年因疫情引发的美国金融市场动荡,与金融危机颇为类似。受限于沃尔克法则,美国企业融资方式由投资银行转向基金模式。经济增长需要杠杆支持,因此资金开始通过ETF基金,或者共同基金模式参与市场。如果基金只是发行ETF,企业没有扩大再生产,结果只是股票的上涨,也只是财富幻觉,仅仅是财富的转移。金融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独立发展,不是凌驾于产业资本的独立力量。新时代下金融资本的定位应是“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脱离本源的金融活动需要受到抑制和限制。消费是真实现金流的基础,我国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的重要基础。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实现消费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还需逐步壮大提高居民收入,需要依靠要素流动,需要产业的优化。“双循环”可以补齐第三产业的短板,尤其是教育、医疗等贸易逆差大的服务业,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收入提高。

2

全球经济

2.1全球疫情和美国政策近期全球经济复苏预期较为明确,推动因素如下:首先,11个疫苗进入三期临床,4个疫苗可以有限使用,年底产能约为90亿只,预计疫苗年年中将在发达国家率先普及。其次,美国总统选举已经较为明晰,拜登政策路径以回归全球化为主,刺激政策虽有两院分裂的限制,但为弥补社会撕裂仍必须要继续扩大财政政策,唯一的问题是刺激规模暂时无法确定。年二季度是关键的时间节点,首先,如果疫苗率先在发达国家普及,海外经济一致性复苏预期较为明确,这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较为罕见。其次,二季度海外经济将在需求端和供给端均有所回暖。需求端已经有所显现,美国核心通胀已经抬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疫情期间居然开始上升;还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liqing.com/lyjd/8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