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牙买加 >> 国家气候 >> 正文 >> 正文

廖凡国际货币体制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牙买加 时间:2021/8/2
哪家治疗白癜风权威 http://www.xftobacco.com/

法金社第52期:国际货币体制

国际货币体制的困境与出路

廖凡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科研外事处副处长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研究领域:国际经济法、金融证券法

摘要

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核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制渊源于大国之间的政治妥协,在约束性和执行力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导致该体制的代表性受到质疑,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揭示出其所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机构职能误入歧途、政策监督顾此失彼、治理结构力量失衡以及争端解决有心无力。有鉴于此,应当在近期已有改革举措的基础上,在重塑机构职能、加强双边监督、完善治理结构和促进争端解决四个方面寻找出路。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经济法

正文

由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奠基的、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IMF)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制迄今为止已经走过了三分之二个世纪。近些年来,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使得国际货币金融格局中的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建立在传统格局基础之上的IMF体制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不期而至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集中凸显出这一体制所面临的困境:危机肇端于身为最发达经济体并在IMF唯一享有事实否决权国家的美国,并席卷全球主要发达国家,表明该体制存在整体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尽管改革IMF在当前已经成为共识,但关于改革的重心、途径和方向却尚无定论,对相关法律规则的阐释和探讨尤为欠缺。为此,本文拟从法律角度剖析IMF亟待改革的若干方面,以此揭示国际货币体制面临的主要困境,并尝试提出改革建议。

一、基本立场与切入角度

追本溯源,IMF体制本质上是美英两国政治妥协的结果。这种妥协导致IMF先天不足,在法定职能的广度、深度和有效性方面存在深刻缺陷。尽管《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以下简称《基金协定》)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先后经历了两次重大修订,[1]但上述缺陷并未得到实质性弥补。相反,第二次修订形成的“牙买加协定”一方面正式终结了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基石的平价制度,确认了浮动汇率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却又没有规定任何稳定汇率和货币体系的硬性规则或制裁措施,使得IMF的初始功能被进一步削弱,固有缺陷更为彰显。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金融危机(主要包括墨西哥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1世纪初的阿根廷金融危机)和IMF在其中不尽人意的表现,促使人们反思既有国际货币体制的局限。事实上,在每次危机之后,国际货币体制的缺陷及其改革都会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讨论的主题。总体而言,作为现行国际货币体制的主导者,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较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liqing.com/gjqh/8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