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提示:"扑克投资家”技术升级啦,亲们记得再次置顶哦
文
齐丁
来源
齐丁有色研究,ID:rbthinktank
编辑
扑克投资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全球铝产业格局:产业转移导致中国电解铝产能占比过高电解铝产业链主要由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生产—电解铝生产—铝材加工四个环节组成。上游矿业公司开采铝土矿,并由氧化铝企业将其制成氧化铝,再由电解铝企业将其制成铝锭,并被下游铝加工企业制成各类加工品,用于建筑、交运、通讯、包装、机械制造和耐用消费品等各个下游领域。
从供给端全球产业链分工看:
1)上游:铝土矿储量丰富且便于开采,并不稀缺,产出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巴西和几内亚等国家,且澳大利亚、巴西和几内亚等国大量出口铝土矿;
2)中游:氧化铝作为中间环节,产量主要分布在中国、澳大利亚和巴西,中国从海外进口大量铝土矿,最终生产成氧化铝,且中国氧化铝产量占比达到约50%,已基本可满足电解铝生产需要,仅需少量进口;
3)下游:电解铝是高能耗的核心生产环节,而中国却一家独大。电解铝产量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中国产量占比高达54%,而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国,产量占比仅1%。
从需求端全球分布看,除中国、印度以外,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是全球电解铝主要消费者,其供给缺口由中国铝材出口支撑。
年全球铝消费量约为万吨,从分国家来看,中国消费占比高达53%,其次是美国,需求占比为9%,德国、印度和日本消费占比依次为4%、3%和3%。
1、全球铝供给格局:铝土矿不稀缺,电解铝产量高度集中在中国
铝土矿:全球储量丰富,露采模式决定铝土矿稀缺性不足。
铝土矿储量极度丰富。作为地壳中含量排名第三的元素,铝的全球储量高达亿吨,铝土矿储量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几内亚、巴西、越南和牙买加等地,合计储量占全球64%。相对于铝土矿产量而言,储量极其充沛,以年全球铝土矿产量计算,可供开采年。
露采模式决定铝土矿稀缺性不足。铝土矿产量主要来自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和巴西,合计产量占全球78%。考虑到铝土矿的开采主要以露天开采为主,储量丰富的资源特点决定了铝土矿供给高度充足,稀缺性不足,这也意味着,铝的供给瓶颈不在上游矿石环节,而在中游冶炼。
年以来全球铝土矿产量稳步增长。年全球铝土矿产量达到2.87亿吨,同比增速达到近10%。
中国铝土矿除自给部分外,还从澳大利亚、几内亚等地大量进口。我国铝土矿自产万吨,自给率约为55%,年进口铝土矿万吨,进口占比45%。
氧化铝:中国产量占比最高,但满足电解铝生产仍需进口。
年德国卡尔·拜耳发明生产工艺,铝土矿经过拜耳法生产出氧化铝。目前每生产每吨氧化铝需要2吨铝土矿和约0.3吨煤。
目前全球氧化铝产能主要分布在中国、澳大利亚、巴西和其他地区。这种产业格局的形成,与储量、生产成本、人力成本、工业基础和下游电解铝产业链布局有关,主要铝土矿生产国几内亚、印度倾向于直接出口铝土矿资源,澳大利亚和巴西则将一半以上的铝土矿制成氧化铝出口。
传统工业发达地区如美国、欧洲等氧化铝产业随着电解铝产量的逐步转移而下降,并逐渐消失。
中国氧化铝产量约为万吨,位居全球首位,但仍需进口部分氧化铝以保证电解铝生产需要。即使中国氧化铝产量巨大,但为满足万吨电解铝生产需求,我国仍需从海外进口约万吨氧化铝作为替代。
我国的氧化铝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年我国总计进口氧化铝万吨,其中万吨来自澳大利亚。
年以来全球氧化铝产能稳定增长,除年金融危机以外,大部分时候增速均在5%左右,基本可以满足全球电解铝生产需求。产能增长主要来自于中国地区,这是中国电解铝产量高速增长的必然要求。
电解铝:中国产能占比超过60%。
现代铝工业生产采用冰晶石—氧化铝融盐电解法。熔融冰晶石是溶剂,氧化铝作为溶质,以碳素体作为阳极,铝液作为阴极,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后,在℃-℃下,在电解槽内的两极上进行电化学反应,最终生产出铝锭。
电解铝行业能耗巨大,每生产1吨电解铝,除需要约1.95吨氧化铝外,还需要kwh电。这意味着,电解铝耗电量巨大,考虑到电解铝上游铝土矿资源毫无稀缺性,该行业竞争的核心因素是电力成本及电力来源背后的环保成本。
过去10多年来,在海外能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的要求和中国经济诉求的双重力量下,电解铝产能实现了由美欧等发达国家向中国的转移。
正是由于海外能源成本及相应的环境成本高,电解铝产能急需转移,而中国过去15年来电力装机容量尤其是火电装机容量高速增长,GDP增长诉求强,忽视火电环境成本,导致了电解铝产能由美欧转向中国。中东地区则由于能源成本低,承接了欧洲的部分电解铝产能。
目前全球电解铝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年中国电解铝产量.1万吨,占全球总产量之比高达53.73%,而美国电解铝产量仅83万吨,占比不足1%。
2、全球铝需求格局:中美需求占比近60%,下游消费主要是建筑、交运和包装
中国、美国、德国、印度和日本是全球电解铝主要消费国家。
年全球铝消费量约为万吨,从分国家来看,中国消费占比高达53%,其次是美国,需求占比为9%,德国、印度和日本消费占比依次为4%、3%和3%。
建筑、交运、包装和机械等行业是电解铝主要下游消费行业。电解铝下游需求高度分散,建筑和交运消费占比最大,分别为33%和12%,其次是包装、通讯、机械和耐用品消费等,占比分别为10%、12%、8%和9%。
年全球电解铝消费量为万吨,同比增速5.29%,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中国。中国需求约为万吨,同比增速约为7.16%。
3、全球铝贸易格局:关税决定市场割裂,中国铝材出口支撑部分海外消费
国内电解铝出口关税高达15%,决定铝锭直接出口难以盈利,并导致电解铝市场相对割裂。目前的国内外比价下,电解铝出口并无套利空间,从而使国内外市场相对割裂。
尽管今年以来海外铝价持续上涨,但由于15%出口关税的存在,电解铝出口价实际高于海外铝现货价,铝锭直接出口的窗口尚未打开。
尽管电解铝市场和铝价相对割裂,但中国铝材出口对填补海外供需缺口至关重要。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电解铝产量仅83万吨,但需求量高达万吨,面对万吨的供给缺口,进口势在必行。
而由于关税壁垒的原因,中国电解铝更多被生产为初步锻造的铝材出口,年中国铝材出口量约为万吨,填补了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市场供给缺口。
二、中国电解铝供改推进势不可挡1、短期来看,电解铝供改政策已经落地,产能关停接踵而至
电解铝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中国电解铝行业正在进行市场化的深刻变革,产能布局正在朝着资源、能源富集地进行迁徙和扩张,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但是不合规企业的无序扩张、电解铝相关产能投放带来的严重污染以及产能过剩行业逐渐积聚的金融风险和社会负担却不容回避,电解铝供给侧改革已箭在弦上。
电解铝供改政策强势落地。早在年7月,工信部就下发《铝行业规范条件》对符合规范的电解铝产能进行核准,明确了行业门槛;同年10月,《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对电解铝产能过剩、优惠电价等问题做出了规制。
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再次重申严控新增产能、加快退出过剩产能,鼓励电冶联营,并要求电解铝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
年4月14日,四部委联合发布《清理整顿电解铝行业违法违规项目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简称文件),将用6个月时间,通过企业自查(截止5月15日)、地方核查(截止6月30日)、专项抽查(截止9月15日)、督促整改(截止10月15日)4个阶段,全面完成电解铝违规违法项目清理整顿工作(此次清理整顿的对象是年5。
之后新建的违法违规电解铝项目,以及追补落实号文件对年至年5月期间违法违规电解铝项目处理措施),标志着中国电解铝供改大幕正式展开。
政策强势高压,违规产能关停接踵而至。年4月16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率先响应国家政策,公告停止3家违规在建的电解铝项目。
此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还对违法违规产能问题作出五项处理决定,其中对违法违规企业负责人追究责任,责令相关企业限期兑现产能等量置换承诺,对违法违规企业的自备电厂依法征收政府基金及附加费。
新疆90万吨违规产能减产顺利推进。其中新疆嘉润规划产能60万吨,目前已投产55万吨,但合法指标仅有40万吨,需减产15万吨;新疆东方新希望铝业方面,新疆希铝备案产能80万吨,但实际建成万,最终投产运行万吨,本次减少规模达75万吨。
山东紧随其后,减产规模超预期。年7月24日,山东省发改委印发《山东省年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行动方案》,要求抓紧抓紧完成电解铝违法违规项目清理,这包括魏桥创业集团违规产能万吨,以及信发集团违规产能53万吨,合计万吨,规模超市场预期。
内蒙古也存减产可能。内蒙古地区煤炭成本较低,自备电优势显著,同样存在电解铝违规产能,预计今年也将进行产能去化。
我们认为,考虑目前新疆、山东的减产进度,已宣布产能关停规模已达万吨左右,预计全年电解铝减产规模有望超过万吨,年底前将造成实际供给减少约万吨,短期内切实抽紧国内铝市场供需平衡,降低社会库存,提振铝价。
2、中期来看,采暖季环保限产政策已发布,期待严格执行
环保部采暖季“2+26”城市限产,河南省“一市一策”又加码3座城市。
年3月23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正式出炉,“2+26”城市限产政策公布。2月14日,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召开专题会议,强调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会议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引起市场极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liqing.com/gjqh/6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