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牙买加 >> 国家气候 >> 正文 >> 正文

方言学笔记方言和语言

来源:牙买加 时间:2021/4/18
哈尔滨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6084139.html

前言:什么是方言?什么是语言?方言和语言是什么关系?这些是不少人关心的问题。世界著名的方言学教材《方言学教程》(Dialectology,ChambersTrudgill)第一章“方言和语言”就讨论了这些问题。本文将书中内容精简整理,形成一篇笔记,让大家了解一下西方学者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什么是方言?在一般人的语境里,方言通常意味着不标准、地位低、粗鄙土气、远乡僻壤、没有文字……但是正经的方言学研究者不会采纳以上观点。方言学研究者认为,方言普遍存在,每个人说的都是方言(标准语也是一种方言),所有方言在语言学意义上都是平等的。

按照通常的观点,一种语言可划分为若干方言,即方言是某种语言的次级划分。比如法语巴黎方言、德语巴伐利亚方言。但是这种划分方法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怎样算一种语言?通常的处理方法是,一种语言是若干种可相互通话的方言的集合。按照这种思路,可以把不同的语言区分开,每种语言底下又包含了若干种方言。

然而,这种处理方法也是有问题的。比如一般认为北欧的挪威语、瑞典语和丹麦语是三种不同的语言,但是其实说这三种语言的人可以相互交流理解,如此看来这些应该算同一种语言的方言。又比如一般认为德语是一种语言,但是一些德语方言之间无法相互通话,如此看来德语就不止一种语言了。

“相互通话”这个标准本身也有点问题。“相互通话”存在一个理解程度的高低,可以既不是完全听懂,也不是完全听不懂。比如瑞典人听挪威人讲话尽管能听懂大部分,但是通常不如听瑞典本国人讲话好懂。“相互通话”还有两个方向不对等的情况,据说丹麦人听挪威语比较轻松,而挪威人听丹麦语相对困难。“相互通话”的程度不光跟语言本身有关,还跟社会交流、教育程度、人群心理等因素相关。

因此,“相互通话”这个标准对划分语言不是特别管用。现实中语言的划分,不光会考虑语言学特征,还会考虑政治、地理、历史、社会、文化等各种其他因素。比如挪威、瑞典和丹麦是三个独立的国家,有各自的标准语、文字规范和文学作品,而且三国国民也认为是三种不同的语言。

所以,“语言”这个词在某种程度上不是一个严谨的语言学术语。为了严谨,可以用一个中性的术语“变体”来指某种特定的语言,比如英语约克话可以算个变体,英语利兹话也可以算个变体,英语利兹中产阶级话也可以算个变体。“口音”通常用来指语音或音系上有不同的语言变体。“方言”通常用来指语法上(或许也包含词汇)和音系上都有不同的语言变体。当然“口音”“方言”这两个概念也是模糊的,经常分不清楚。

世界上很多地方,方言在地理上是连续变化的。凡是相近的地点,方言差异就小,容易听懂;但是距离远了,差异逐渐累积,就通话困难甚至完全无法通话。这种现象叫“地理方言连续体”。比如尽管法语、意大利语、加泰罗尼亚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这些语言的标准语不能相互通话,但是欧洲西南部从葡萄牙到比利时再到意大利这片广大区域内,这些语言的众多乡村方言,可以构成西罗曼语支方言连续体。

因此,在现实情况下,其实是将这类方言连续体强行划分成了几种不同的语言。这种划分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没有道理,是由政治、文化等因素决定的。国家的分合会影响这类方言连续体的语言划分。比如南斯拉夫解体前,当地的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一般认为是同一种语言;但是解体以后不同国家就开始强调他们所说的是不同的语言。单纯从语言学角度看,方言连续体上无法明确地划分语言。

方言连续体不仅出现在地理维度上,还能出现在社会维度上。在一些地区,同一地方不同社会阶层的人说着随社会阶层高低连续变化的不同方言。

受政治文化因素影响,方言连续体中的方言会对标准语产生从属性。比如西日耳曼语支方言连续体中荷兰语方言之所以是荷兰语方言而非德语方言,是因为这些方言对荷兰语的标准语具有从属性。这些方言的使用者认为自己说的是荷兰语,认同荷兰语的标准语。(注:有一种更形象的说法叫“方言向心力”。)

从属性也会随着政治文化因素而不断变化。比如瑞典南部一块区域,早期属于丹麦领地,因此该地方言被当作丹麦语方言;后来被瑞典占领,该地方言就被当作瑞典语方言了。

政治文化因素能使方言产生自主性,即变成独立自主的语言。比如挪威曾以丹麦语为标准语,后来成为独立国家,挪威语也相应独立为一种新的语言。语言也可能因为政治文化因素丧失自主性。比如苏格兰语原本是自主的语言,后来被看作英语的方言。

因此可以认为,“语言”是指一个自主性的变体,其中包括若干从属性的变体。有句话叫:“语言就是拥有一支陆军和一支海军的方言。”该说法强调了语言自主性背后的政治因素,但也不是完全正确——比如牙买加克里奥尔语(注:一种在英语基础上混合土著语的混合语)也并不自主,而是从属于英语。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请看原书。)

参考资料[加]钱伯斯,[瑞士]德鲁吉尔著;[加]吴可颖译.《方言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期作者:嘉谅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与相关书籍

欢迎转发,欢迎留言,欢迎点亮“在看”;转载本号原创文章请联系后台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liqing.com/gjqh/6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