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海国际马拉松准时鸣枪开跑。当天,上海遭遇罕见高温,堪称近年来最热的一次上马。
以5:17:30完赛全马的黎莉莉,大概完全没有想到,比上马更“热”的居然是自己!“怀孕8个月”——准妈妈的身份,迅速把黎莉莉推上了风口浪尖……图片来源
新民晚报带孕跑马,真的只是一次鲁莽的尝试吗?40岁,复旦学霸,戒毒心理辅导员……在属于黎莉莉的标签中,有一些,却似乎与她的“闪亮”人生不太相符。——荒野徒步、长途骑行、参加铁三赛事……在身边人看来太过“野蛮”的户外运动,却是黎莉莉的挚爱。此外,她还是一名有着9年跑龄的精英跑者。这次上马是她已经完成的第62个全马,也是她在孕期内完成的第3个全马;半年前,她甚至在孕期两个月时,跑进了黄山歙县马拉松的前20名。“孕前我每次跑14公里,跑一休一,月跑量约公里。怀孕后,有段时间跑5公里出现不适,就休息了一段时间,不跑之后感觉身体哪都不舒服,循序渐进又慢慢恢复跑步。不过运动强度和跑量都下降了,更加强了监测运动心率。”(来源:解放日报)图片来源
新民晚报所有看似不可思议的奇迹,都暗藏着水到渠成的道理。对于键盘侠的指责,她霸气回应:“评论的里面有一大半没怀过孕,另一大半跑马拉松的经验没我丰富。”(来源:公号“后沙坝子”)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鸡汤励志故事,带孕跑马的经历也并非适合所有人。只是,这个让人极端震撼的个案,颠覆了我们的认知,让我们知道,总有人,在打破我们以为的“不可能”,更让我们感叹,姑娘≠柔弱,姑娘=能量!△艾立森·哈格里夫斯攀登,是最有力的回击!“你是个路人吧?”在一次攀登前的晚宴上,当英国女登山者艾莉森·哈格里夫斯被一位男性登山者这样无礼问询时,她觉出了女性的屈辱。登山,向来以男性为主导。但上世纪末,艾莉森却在高手林立的登山圈成为传奇。年的艾莉森。图源
MarkTwight艾莉森成长于英国德比郡,挚爱山野。18岁中学毕业后,她就与后来的丈夫一起成立了一家登山设备公司,并全力投身登山运动。为纪念艾格峰首登50周年,年7月,怀孕6个月的艾莉森独自攀登艾格峰北壁,并成为第一位登顶艾格峰北壁的英国女性。艾格峰,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群峰之一;因山势险峻而被视为“欧洲第一险峰”,又被称为“食人峰”。图源wikimedia.org年,她在短短一个夏天之内,创下独自攀登阿尔卑斯山脉全部6个著名北壁的第一记录。(注:小德鲁峰(PetitDru)、大乔拉斯峰(GrandesJorasses)、艾格峰(Eiger)、巴迪勒峰(PizBadile)、三峰山大峰(CimaGrandediLavaredo)、马特洪峰(Matterhorn))
电影《北壁》中两位男主未能登顶、不幸惨死的地方即为艾格峰北壁。图源影片《北壁》年5月13日,艾莉森以阿尔卑斯式登山方式,成功登顶珠峰——独自一人,没有夏尔巴,不带氧气瓶,甚至没用路绳……在此之前,敢以这种方式攀登珠峰并最终成功的,全世界只有“登山皇帝”莱因霍尔德·梅斯纳尔。她曾说:“如果你有两个选择,请选择更难的那一个,否则你会后悔的。即使你失败了,但起码你已经尝试了。”选择更难的那一个,并非因为鲁莽,而是热忱。艾莉森心系攀登,也深爱着家人,珠峰之上,她给儿女发送了一条信息:“亲爱的孩子们,我现在在世界的最高点,我很爱你们。”从珠峰下降期间。图源
BBC只是,登顶珠峰仅三个月后,在无氧登顶另一座米高峰K2时,艾莉森于下撤过程中,不幸遭遇暴风雪遇难。据说,她的座右铭是英国的一句俗语——短暂的闪耀,胜过无为的一生。宋坤帆船环球航海,中国女子第一人和很多初学者一样,24岁的宋坤的第一次接触帆船时也免不了有点小紧张:记得那天海上的风特别大,我一手操着帆一手操着舵,帆在我头顶乱晃,教练说什么我已记不清楚了,头脑一片空白,短短十分钟里就翻了两次船。图源网络
正是这次接触,成了宋坤人生的转折点。八年后,她以“中国女子帆船环球航海第一人”的成就,宣告了帆船并非专属于男性,看似柔弱的姑娘,也可以是“弄潮好手”。这个年出生的青岛姑娘,胆儿大,小时候跟男孩一起爬墙上房,摔断过胳膊,挖过蛤蜊、游过海泳……但当她第一次对母亲提起环球航行的想法时,母亲还是觉得这孩子“疯了”。“曲线救国”,是她打小就对母亲用得烂熟的“战术”。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到帆船俱乐部工作,被晒得黝黑,经常受伤,却也在逐渐靠近自己的梦想。勇敢的姑娘宋坤。图源
中国杯帆船赛V年,继两年前完成部分赛段后,宋坤再次报名参加世界上航程最长的帆船比赛——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天,4.5万海里,16站比赛,停靠11个国家16个港口,途径里约热内卢、开普敦、悉尼、新加坡、青岛、旧金山、巴拿马、牙买加……宋坤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环球航行梦,并成为赛事中第一个全程参赛并顺利完赛的中国选手。风浪中船舱里的生活,曾被宋坤比喻成“马戏团”,而她则是吊来荡去的“小猴子”。风暴是常事儿,穿着湿衣服工作、睡觉也成常态,好不容易干了,衣服上便会结出厚厚的盐碱;
换班休息时,她就躺在“50厘米宽、一屈膝就能碰到天花板的床铺上”,船颠得厉害时,人会被抛起来……
宋坤航海途中。图源
中国杯帆船赛V在飘摇的船上,宋坤见过大海吞噬飞不动的水鸟,见过大片发光的鱼群、跃出海面的海豚,也收获了浪漫的爱情。她的人生,早已和大海融在了一起。张诺娅姑娘,勇敢去闯荡我的生活很多时候是由恐惧来引导的,当我四五十岁回首来路时,我很害怕发现没有活成我想要的样子。
因此我尽量把现在最大化,把每时每刻过成我想过成的样子,总之要擅于利用这些恐惧。
说这话的姑娘叫张诺娅,年的重庆妹子——中国走路最多的姑娘。图源
微博张诺娅走AT路痴,恐高,有洁癖,这些与户外人形象十分违和的特质,成为她徒步之初最深的恐惧。面对未知和恐惧,张诺娅选择正面刚上,走出了“现代版两万五千里长征”:年,徒步平均海拔超过米的科罗拉多小径,37天,公里;年,徒步太平洋山脊小径(PCT),从墨西哥走到加拿大,天,公里;年,徒步完成率只有20%的阿帕拉契亚小径(AT),天,公里。图源
微博张诺娅走AT长距离徒步,并不是一件浪漫的事:荒野、孤独、风雨、野兽……陌生人的潜在风险,以及自身长期超负荷运动的压力,“艰难”不足以概括。至于为什么要选择出发,张诺娅的理由很简单:只是为了做我想做的那一件事:去走这条路,去经历,去体验。把恐惧变成勇气,这个二十几岁的姑娘,从一个徒步小白,成长为亚洲“长距离徒步三重冠”第一人,更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徒步女神。冯静心有所系,远征南极从“乖乖女”到“女汉子”,对冯静来说,大概只有一瞬间。年,冯静读到日本旅行家石田裕辅的《不去会死》——一个关于骑行七年环游世界的故事时,突然有一种“被击中”的感觉,“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知性、美丽的姑娘冯静。图源北京大学新闻网从北大毕业六年,她有一份让人艳羡的工作,生活规律,收入稳定,假日里宅在家里看书、画画……只是,流水一样安闲的日子从那一刻开始翻转。从最初的网上到处找打折机票,“哪里便宜去哪里”;到摆脱《lonelyplanet》的指导,以自己的方式更多地体验这个世界,横跨欧亚大陆、环游南美洲,她的脚步越来越广……真正的挑战始于年初——她萌生了远征南极的想法。扎营在极寒之地。图源网络身高厘米、体重50多公斤、不会滑雪、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无论是从体格上、技术上还是财力上,冯静都处于劣势,只是,在她看来:当你的所有条件都不如人时,唯有拼上全部的决心和斗志。从零开始,漫长的准备期长达近3年:每周跑五到六次半程马拉松,从最开始的上气不接下气到后来的游刃有余;
为了增强上肢力量,她甚至在家练习举大米,在小区里拖着轮胎跑步……
冯静在南极点举起中国国旗。图源
北京大学新闻网年11月,冯静和向导保罗从海格立斯湾出发。52天5小时,公里,36岁的冯静终于抵达向往已久的南极,成为首位越野滑雪远征南极点的中国女性。那些沿途遭遇的漫天风雪、不断的逆风爬坡、脚踝受过的伤、被痛醒的寒夜,连同超过她本人体重的随身行李,都成为此生珍贵的勋章。成为最“生猛”的自己这些“生猛”的姑娘们,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图源图虫创意她或许就是你身边那个东拼西凑着假期,筹划一次又一次远行的A;是那个在双十一舍弃口红包包,等着抢登山包冲锋衣的B;是那个在出行时会霸气地说一句“跟我走”的C;是那个坚持跑步锻炼早起的D……社会给了女性许多无形的规矩,但户外的姑娘们刚起来,男人们都要敬三分。她们总是更独立,更有主见,更愿意去全力追逐所爱,让生活真正有趣起来。有趣,是一种权利;活得有趣,是一种能力。愿大家都能沿着自己喜欢的路走下去,成为那个最“生猛”的自己!年
跟《徒步中国》一起
每天发现新世界
▼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徒步中国》活动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liqing.com/rkzz/7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