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
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墨西哥+中美地峡(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南美洲
位置
纬度位置:热带为主,少部分在温带(30oN-55oS)
海陆位置:美洲中部和南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
地形
地形总特征:
①地势西高东低
②西部山地
③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地形区分布:
墨西哥高原,中美洲、西印度群岛以山地为主;
安第斯山脉,多火山地震(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褶皱山脉)
(从南到北高原平原相间排列)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气候
主要气候类型成因
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气候
①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对流雨丰富;
②三面环山,呈口袋状地形,有利于海洋信风深入内陆,带来丰沛降水;
③湿润气流遇山地的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④沿海又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
①东南信风的迎风破;
②地势抬升,形成地形雨;
③巴西暖流的增温增湿;
④低纬地区,全年高温。
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
①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西风难以使太平洋上的水汽深入东部;
②东岸福克斯寒流的影响。
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度延伸
①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②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
③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南美洲东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美洲东南地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原因,但又不如亚洲东部季风明显,所以形成了冬夏季气温、降水变化相对减小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河流
01
亚马孙河
世界上流域面积广、水量最大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
水文特征:
①热带雨林气候且流域面积广,所以径流量大;
②全年降水量大,径流量稳定;
③位于热带地区,无结冰期;
④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
⑤处平原地区,流速小。
02
巴拉那河
水能资源丰富,建有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和巴拉圭合建)
资源
石油:墨西哥和委内瑞拉
银:墨西哥
铁矿:巴西(伊塔比拉铁矿)
铜矿:智利、秘鲁(“铜矿王国”智利)
硝石:智利(世界上唯一生产硝石的国家)
铝土矿:牙买加
水能资源:巴西高原河流的水力资源(巴西和巴拉圭合建伊泰普水电站);
渔业资源:秘鲁附近的渔场(东南离岸风导致冷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饵料)
森林资源: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
人口与语言
人种:混血种人占多数
语言:大多数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人口分布:
稀少区: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区
稠密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等地
人口城市多分布在高原地区(因为热带地区高原比较凉爽),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城市人口增长快。布宜诺斯艾利斯、圣保罗、里约热内卢人口多在万以上,城市化进程快。
巴西
01
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
(2)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
面积:世界上占有热带最大的国家,拉美、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
02
人口
拉美最多,人口过亿
多分布在东部沿海
原因:
①海上交通便利
②殖民者首先到达这里,开发较早
③气候比较温和湿润,排水通畅,可免受虫蚊侵扰
④经济较发达
通用葡萄牙语
03
农业
农业发达,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1)主要地域类型:热带种植园农业、热带迁移农业
(2)分布: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2)主要经济作物:咖啡、甘蔗、香蕉、剑麻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蔗糖、大豆、橘汁大量出口,小麦进口
(3)优越的自然区位条件:①湿热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②地势平坦;③水源充足;④纬度低,光热充足。
04
工业
(1)工业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主要的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电力、纺织、造船、飞机制造等
(2)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
(3)区位条件
优势:①铁矿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钢铁工业;②水力资源丰富,水力发电;③棉花种植有
利于发展纺织业;④海上交通便利
不利:煤、石油等资源短缺
05
城市
巴西利亚(首都)
圣保罗(最大城市)
里约热内卢(最大港口)
END
往期精彩内容
——顺坡垄种植葡萄
——火山之国
印度尼西亚
——石头缝里长大的西瓜
宁夏硒砂瓜
——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稳定的“胡焕庸线”
——三角洲是如何形成的?
获取网络课程
点击左下方
“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liqing.com/lyjd/7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