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牙买加 >> 国家象征 >> 正文 >> 正文

金本位货币制概述驳斥某些智库百科的胡说

来源:牙买加 时间:2021/8/31
新版货币理论创作连载文/立春第一章货币性质概述第一节货币与交换的内在关系第二节货币事物概念与功能第三节货币工具的形态演变第四节货币系统及其价值体系第二章货币供需及价值稳定第一节货币的需求与供给第二节通货关系变动及损益第三节利息、利率与货币价值第三章货币、银行??及货币制第一节银行业务与合约类型第二节银行制度与信用扩张第三节货币制与经济系统一、金本位货币制度1.金本位制及其性质概述所谓“金本位货币制”就是在以金属为真实货币实物的基础上,传承自历史久远、自然自发的实物货币秩序传统,用法律明确以黄金为主币,以其他金属比如银和铜为辅币的现代货币体系及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货币制时,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来决定。金本位制的现代货币体系于年在英国就首先出现,但直到年才正式确立为国家性的货币制度。其后德国、瑞典、挪威、荷兰、美国、法国、俄国、日本等国的货币先后跟随实施金本位制。这些在世界上较为发达的国家实行金本位制长者达二百余年,短者数十年,而中国一直没有施行过金本位制,这应该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年到一战爆发之前,是金本位制在世界范围广泛施行的五十年。不难看出,令人类文明跃升的工业革命之所以发生于英国,与英国率先施行金本位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当时欧洲的经济随之快速繁荣,也与当时欧洲紧随英国普遍实施金本位制有莫大的关系。对货币历史上的金本位货币制,根据其健全、彻底的程度,可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三种不同的形式、形态,就其基本属性上讲这三种形态虽然都算是金本位货币制,但其中只有金币本位形式才是最健全、彻底的金本位货币制。因为只有金币本位形式的货币制才是允许以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作为货币实物材质,从而实现货币的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流通的秩序。国家意志在这种货币制度中只有对自发秩序给予确认的社会性功用:对作为流通主币的含金量做出法律性的明确规定。这样才能在黄金自由输入-输出时以法定含金量作为黄金比价决定汇率。在其他两种金本位制中则相当程度地渗入了政府的意志和意愿,不再是纯粹出于维护自由经济的目的,而是在半遮半掩地实现以政府集团为意识主体的国家意志了。在金块本位制下,只有在办理国际结算时才承诺兑现黄金实物,而黄金则被迫停止在市场中流通,只能在政府及法令指定的机构所属库存中作为储备来存储金锭金条。金汇兑本位制是在金块本位制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制黄金在进出口贸易时的流通使用。它允许国民使用本国银行券纸钞代币无限制地兑换外汇,前提条件当然是同为金本位货币制国家的、可用黄金平价公平兑换的货币。这其实是真实金属货币制被代币(货币凭证)纸钞逐渐取代的过渡阶段的产物及形态。黄金白银一旦丧失了作为主币和辅币的地位和自由流通的权利,货币的自然基本属性则基本丧失,此时的交易媒介功能已然被另一个事物取代。金汇兑本位货币制之所以仍然还可以视为是金本位性质的原因是:无论是本国银行券还是他国外汇(各国货币)仍有明确的法定含金量,而在国际贸易中的最后结算时黄金仍然是最后的支付标的手段。不论是金属实物的真实货币体系及传统秩序,还是近现代国家对自发秩序传承的产物金本位货币制度,都是由人类经济活动内生机制所决定的自然秩序形态。显而易见,相对于人类其他性质的系统运动的干预力量来说,它是柔弱而易于遭到破坏的。相对于社会这种无意识-非目的性的柔弱无形共同体来说,国家这种共同体显然要强大得多。这样一来,或者是政府的权力作为,或者是人类不同群体之间的战争冲突,又或者是两者交互作用的产物,人类经济社会的秩序尤其是货币制度秩序,就成为被改变和改造的首要目标。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政府为了便于筹集庞大的军费,并以战争给国民带来的强大压力作为驱动力和理由,禁止黄金的自由交易,纷纷发行不兑现黄金本币的纸钞。我们可以认为,自然、自由的金属货币体系及其自发秩序的式微、瓦解和消亡,是放任政府权力逐步持续膨胀扩张的产物,反过来说也一样成立:政府权力无限制地不断膨胀扩张,是人们出于对自发秩序事物(比如金属货币)的无知,总是谋求构建人为秩序的观念性产物。其实,不论是政府权力的膨胀,还是金本位货币制的中止或破坏,都是以有战争威胁和需要进行战争动员为理由,以战争的发生和进行为直接原因的。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年,各国政府已经尝到了不兑现黄金的代币纸钞形式的伪货币制的甜头,但迫于发展经济的需要,传统、自然的货币体系及秩序的惯性尚未消失,人为构建秩序的时机及条件尚未完全成熟,所以某种程度地恢复了金本位的货币制。当时除美国以外,其他大多数国家并不打算真正恢复以金币自由流通为主要性质的健全金本位货币制,而是以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两种形式暂时敷衍,以图条件成熟时重新发行不承诺兑现黄金实物的纸钞“货币”制度。在这两种形式-形态的货币制度下,虽然也声称是以黄金为货币本位,但只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却不铸造金币,而是以凭证形式的货币代用品即银行券来作为流通媒介。所不同的是,金块本位形式的货币制度,是银行券按法定的含金量在国内指定机构可兑换金块,但有数额和用途等方面的限制。如英国年规定在英镑以上,法国年规定在法郎以上,方可兑换。而黄金实物则集中存储于政府指定机构的储备库中。而在金汇兑形式的金本位制下,国内民众即便是在做国际贸易时,以银行券兑换黄金的最后权利都丧失了,只能自由兑换和持有外汇,并且仍然不能自由流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文及政治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一个陌生全新的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态模式和格局,其主要特点是:地理人群或文化种群的聚集和分野的国家性质已经远远压制和覆盖了其社会性质,政府权力与国家形态已经融为一体成为超越一切社会力量的主导者,国家的政治需要取代了人群的经济欲望和冲动,从经济秩序环境的守护者变为经济秩序的制定者和改造者,甚至成为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在这样的人文政治环境下,自然、自发的货币体系再也没有能力来对抗国家及政府的意志,各国政府出于控制经济主导权的本能纷纷抛弃了真实物品的货币体系及制度,断不迟疑和毫无例外地构建起信用式媒介的代(伪)货币体系及制度,并且将之与国家税收牢固、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有人说金本位货币制是由于~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缘故而导致各国政府的放弃。这显然是从现象到现象在时间巧合上寻找原因的臆测结论,是颠倒是非因果的。姑且不论自然自发秩序事物从基本属性上就决不会导致人类社会的世界性危机,否则人类也不至于发展到今天的文明程度,仅仅以19世纪初开始的世界性金本位货币制在世界大战之前并没有什么“世界性经济危机”这种东西来说,也足以证明大规模战争以及政府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才是货币秩序被破坏和抛弃的直接缘故,当然也是世界性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只有美国没有彻底放弃金本位货币制,这也是以美元为世界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及秩序得以建立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国际货币体系秩序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美国国内虽然不再铸造和流通金币,但允许其他国家政府以美元向其兑换黄金。这就必然使得美元成为其他国家除黄金之外的主要储备资产。在二战即将结束时,美国主导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这当然也包括对国际货币秩序的重构内容。这就是《布雷顿森林协议》所构建的以美元为国际货币主体的战后国际货币制度体系。2.“布雷顿”国际货币制度及体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两国政府同时都在构思-设计战后国际货币体系。此时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而英国在战争中虽遭严重削弱,但其经济实力依然不可低估,英镑仍然是当时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伦敦依旧是国际CFP金融中心。年12月,美国财长摩根索授命其部长助理怀特起草一份实现战后国际货币秩序重构的计划。怀特穿过战争硝烟看到了战后美国即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故以下述三个宗旨构思其计划:第一,防止外汇交易的混乱以及货币信用体系的崩溃;第二,确保对外贸易的恢复;第三,为重建和复苏世界经济提供所需要的巨额资本。与政府官员色彩的经济学家的凯恩斯不同,怀特并不认为美元在没有黄金牢固支持的情况下能够扮演他赋予的世界货币角色。怀特计划背后最坚实雄厚的基础是美国无可匹敌的占全球黄金总存量超过半数的黄金储备。倘若没有如此雄厚的真实价值财富做基础,即便美国是政治、军事强国,要让美元成为世界货币也是不可能的。怀特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黄金是迄今为止最佳的国际交换媒介。黄金相对于任何其他国际结算手段的优越性是基于各国的共同经历,这些经历在全球多个地区一次又一次地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即一个拥有充足黄金储备的国家能够比一个没有或几乎没有黄金储备的国家更加自由和有效地开展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但怀特的计划以及后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致命的缺陷是它缺少一个机制来确保美国实行的货币政策能够使其维持足够的黄金储备。年7月,这份“怀特计划”经由英国使馆的财政部代表转交给英国财政大臣首席顾问凯恩斯,而在之前凯恩斯也代表英国提交了他的“凯恩斯计划”,这两份计划充分体现出各自对战后经济及货币秩序体系重构思路的深刻分歧。怀特计划主张的“存款原则”体现出他对经济及货币问题的专业水准;而凯恩斯计划所主张的“透支原则”,显然是他那套创造虚构货币、利用通货膨胀的一贯性思路。凯恩斯计划意在创造新的国际清偿手段,降低黄金的作用,因此受到不少自由经济底色薄弱国家政府代表的赞同。两个计划提出后,英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并在认可了美国“怀特计划”的方案后,于年4月发表了“关于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金的专家联合声明”。不久,美国邀请了参加联合国筹建的44国代表于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华盛顿山大旅社召开了“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CFP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年12月27日,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与会国中的二十二国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一种承诺兑现实物黄金的美元本位制,是一种并不纯粹彻底金本位的国际性货币体制。至年,美国联邦政府在对待自由经济的立场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的国际货币会议上,通过《牙买加协定》宣告彻底抛弃金本位的货币体制,使得国家主义政治彻底改变了社会经济秩序的自然、自发本质。年4月《牙买加协定》正式生效,美国政府终止美元对黄金实物的兑现承诺,“布雷顿森林体系”从此成为历史。人类自发、自然的文明产物,货真价实的货币事物从此彻底丧失真实价值的根基,成为一种财富分配符号的人为意志构建物。各国政府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完全可以顺势恢复最符合经济规律的金本位货币制,但出于贪恋一切资源动员能力的本能,政府顺势而为的反而是对金本位货币制的抛弃,仅仅用锚定美元来给信用式媒介作价值的标尺,这样做的后果是导致货币价值体系及秩序的彻底紊乱,成为各方政治势力都想动用的牟利工具。各国政府纷纷放弃金本位的货币制而代以信用式媒介,对整个人类的经济金融秩序,乃至对人类文明前途都产生了无法估量的重大的影响。具体有什么影响我们将简要叙述一二。①导致各国货币普遍贬值成为常态,为一些强势利益集团和政府推行信用扩张政策,有意制造通货膨胀打开了方便之门。因为没有了实物财富对货币属性的制约,各国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强化国防军事力量,甚至是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滥发没有真实财富价值对应的纸钞,从而对社会自然的经济机制所具有的能力及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也加剧了各国出口贸易的萎缩及国际收支平衡的恶化;②导致各国汇价不稳,频繁或波动,损害国际范围的经济活动效益。在金本位货币制度下,各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是一致的,不同货币单位之间的比价稳定,汇率换算有坚实的基础。但各国放弃金本位而流通信用纸币后,汇率的决定过程变得极其复杂。国际间收支平衡状况和通货膨胀引起的供求变化,给汇率带来复杂和难测的变化,从而严重影响了国际间经济金融活动及关系。且不说著名的经济学大师比如哈耶克早已指出国家干预货币制度构建的危害,即便是对货币历史稍有了解的人,基于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种种弊端的不满,都会郑重地考虑恢复金本位货币制度的现实可行性。很多有识之士都曾经提出世界货币格局应重返金本位制,提议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或者“新的金本位制”。比较典型的设想是全球所有国家同时加入金本位制联盟,以求恢复和确定各国货币相对于黄金的法定关系。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年代曾撰文表示支持金本位,他在《黄金与经济自由》一文中写道:“在金本位制度下,一个国家的信用额由这个国家的有形资产规模来决定;没有了金本位制度,也就没有了安全的价值储存载体,政府几乎可以不受阻碍地沉溺于疯狂的信贷创造。赤字开支纯粹就是一种将社会财富充公的阴谋;而金本位制度会严格约束这种赤字开支,起到保护大众财产权的作用”。金本位制的支持者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复归金本位制有一系列优越性。一是金本位货币自身具有自然的、刚性的真实价值;现行的信用式媒介“货币”体系不仅贬值泛滥,而且可能导致虚拟金融财富无节制膨胀从而制造出难以想象的人类社会灾难;二是可以使得美国这样的国际货币秩序主导国家再也不能通过发行纸币来进行国际剥削,因此有利于实现国际性的经济公平;三是各国货币不再有汇率的困扰,不存在汇率操纵和套汇牟利的可能,国际投资和贸易体系将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经济科学的理论基础》《经济科学概念及原理》与《经济学说及人物简史》这三本书无论是对经济学爱好者还是对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都是很优秀的经济学原理教材。三本著作都是电子书pdf格式,按目录查找翻阅非常方便。三本经济学著作电子书每份28元。有需要购买者请联系我。留言注明购书及《书名》。我的,需购书者加友时注明“购书”。张康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liqing.com/gjxz/84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