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币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1)价值尺度:用货币来衡量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如菜单价目表。(2)流通手段: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用来购买产品和服务。(3)支付手段:货币作为独立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如赊买,赋税,租金,借贷,工资等。(4)贮藏手段:跨越时间的购买力储藏。(5)世界货币:跨出国门。
货币的分类:(1)按照交易支付的历史演进分类:①商品货币:由金、银等贵重金属或其他有价值的商品构成的货币;②纸币:现在纸币是一种信用货币;③电子货币:包括借记卡、储值卡和电子现金。(2)按照货币本质分类:①债务货币:当今主要发达国家所通行的法币系统;②非债务货币:一个国家以及国内的人民已经完成的劳动成果和全国资源为锚的信用货币。
货币层次划分:流动性为依据,划分为三级。(1)M0=流通中的现金(不包括银行库存现金)。流动性最强,购买力最强,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也就是居民和企业所持有的现金。(2)M1=M0+活期存款。狭义的货币。在很多国家,M1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变量、重点调控对象,也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3)M2=M1+银行体系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在中国,M2=M1+银行体系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一般来说,如果M1增速快,说明了消费市场活跃;M2增速快,说明了投资市场活跃。M2过高,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通缩风险;M1过高,M2过低,则说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通胀压力。一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由此判断和制定货币政策。
二、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的内容: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主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金准备制度。有限法偿其含义是: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无限法偿其含义是: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以及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货币制度的演变:(1)银本位制度:以银币为货币金属;(2)金银本位制度:①平行本位制:金和银的交换比率由市场价格确定;②双本位制:国家和法律规定金银两种铸币的固定比价(格雷欣法则或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出现实际价值高的良币被贮藏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现场的现象);③跛行本位制:仍按照法定比较同时流通,但是两者均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但只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币不能自由铸造;(3)金本位制度:①金币本位制:一定量的黄金为货币单位铸造金币;②金块本位制:以金块办理国际结算的的变相金本位制度,国家储存金块作为储备;③金汇兑本位制:国内只流通银行券,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实行金块或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纸币作为本位货币,黄金非货币化;纸币不能兑换金银;纸币通过信用渠道发行,由法律强制流通;纸币发行可以自由变动,不受一国所拥有的贵金属数量的限制。人民币政策: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人民币作为唯一合法有效的本位纸币,人民币不能兑换成金银,但是可以自由买卖金银。人民币中的硬币,只能作为辅币使用。国际货币体系:(1)国际金本位制: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兑换和输出入;汇率由含金量决定,在黄金输送点范围内波动;由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2)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双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内在矛盾(特里芬难题);(3)牙买加体系: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推行黄金非货币化;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扩大信贷额度,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以及储备货币的过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liqing.com/gjxz/8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