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国土空间进行分区,本质上是一个“区域”划分问题。不同学科对区域有不同的理解,如地理学把“区域”视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理单元;经济学把“区域”理解为一种在经济上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政治学通常把“区域”看作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治理单元;社会学把“区域”作为具有人类某种相同社会特征的居住社区。区域虽然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自组织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性,但不同的资源禀赋、劳动地域分工、人口与劳动力、技术条件、产业结构、交通区位、文化背景、政策导向等因素都会影响区域特质的变动和分异。概括而言,无论按照何种价值取向或视角所划分的国土空间区域,都会受自然要素、功能要素和社会要素的综合影响,而各类要素本身又会形成极其复杂的次级要素体系。简而言之,国土空间所划分的“区域”是一个动态的复杂概念,任何以静态的方式来划分区域,首先在理论上就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国土空间用途分区在时间维度上的复杂性,失效就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如何改变单一静态的功能分区或用途分区模式,是未来值得着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liqing.com/gjqh/7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