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牙买加 >> 自然资源 >> 正文 >> 正文

跑不快,可能是因为你步幅太大

来源:牙买加 时间:2020/9/9

要提高速度,要么提高步频,要么增大步幅,或者两者兼备。虽然一般都把步频高的跑步方法叫做“步频跑法”,步幅大的跑步方法叫做“步幅跑法”,但是具体两种跑法的明确界限,却没有定义。仔细研究研究步幅和步频,可以知道很多东西。

大多数跑友的步幅都太大

对于跑马拉松,一般都认为比起“步幅跑法”来说,“步频跑法”更好。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有什么道理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大多数跑友都是怎么跑的吧。

基本知识:马拉松的速度=步频x步幅。

步频与步幅这两个因素,随便提高哪一个都可以提高速度,但是步频太高或者步幅太大来跑步,效率都不好。

这里先说结论: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步频和步幅。

所谓“适合”,就是按照那个步频和步幅来跑,能量效率最高。能量效率通过测量消耗的氧气来测量。

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跑友的步幅都太大。

下图所示:在保持同样的速度下,不同步幅和能量消耗的关系。

图中的步幅和一般的概念不同,是指2步跨过的距离。

打星号的地方,也就是2步距离达到2m60cm的时候,氧气的消耗量最少。但是很多跑友自然跑的时候,2步都在2.80M左右。

步幅太大,导致脚的着地点在重心的前面,着地时就会产生向后的力,像刹车一样,所以能量效率差。对于长跑训练,经常听到教练说“加快步频,再加快步频”,几乎没人说“加大步幅再加大步幅”,也是这个道理。

一般都认为加快步频,可以提高跑步效率。但是请记住,并不是说适合所有的人。

提高速度时的步幅和步频

一般来说,加速时步频会增加,步幅也会增大。但是到了一定程度,步频就不能再变快,只能提高步幅。然后,到了极限的速度时,步幅就不能再变大,可再增加步频。

关于步幅和步频的关系,有如下的研究结果,选手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步幅和步频的变化图。

图中左边红色纵坐标轴是步频

右边蓝色纵坐标轴是步幅

下面黑色横坐标轴是秒速

红色折线图是各速度下的步频变化,蓝色折线图是各速度下的步幅变化。为了跑友们理解容易,速度换算成1公里的配速,步频换算成1分钟的步数来说明。

秒速2m/秒就是1公里8分20秒的配速,这时候的步频是步/分,步幅大约是1m。

速度提升为秒速4m/秒(1公里4分10秒),步频几乎没有变化,步幅却增到1.5米。

速度提升为秒速6m/秒(1公里2分47秒),步频也没有多大变化,步幅却超过2米。

速度提升为秒速8m/秒(1公里2分5秒),步频增加也不大,步幅还是继续增加。

速度提升为秒速10m/秒(米10秒的配速),步频急剧增加,达到4步/秒(步/分),令人吃惊的是步幅却变小了。

在比赛的时候,一般跑友的速度都在1秒移动2-4米的范围内,也就是每公里配速在-之间。在这个范围内提高速度的话,主要不是靠加快步频,而是靠提高步幅。

既然用3步/秒(步/分)的步频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的速度。所以也可以说步/分的步频就是个“标准步频”。如果自己的步频比这个低的话,最好可以先让身体适应并记住这个步频的节奏。

当我们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一场马拉松比赛时不难发现,第一军团前几名选手的步频,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就连他们的步幅,也都是相仿的。我们经常会听到一种说法:“最优步频”

那么,我们该如何找到自己的最优步频?

认识步频

步频,通俗易懂的解释是,它就像音乐节拍一样;如果一首曲子,它的节拍零乱不对应,那么这首曲子就很难塑造出它想表达的音乐形象;而跑步中,如果我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步频,将直接影响我们的马拉松成绩和我们的PB。

在马拉松界里有一个标准是:在跑步速度尚未达到秒速8米(1公里2分5秒)之前,其跑步的标准步频应该是3步/秒(步/分)。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人的步频必须要达到步/分;因为很多时候,步频取决于一个人的身体条件、适应性、跑步技术等因素。

而“步频/分”是一个相对应的标准,我们在尚未找到自己适合的步频前,可以用此标准来衡量和改进自己,以此来提高速度。

不过,如果在练习时不适应步/分的节奏,觉得太快,也可以先让自己的步调合上这个节奏。

了解自己的步频

训练步频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现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进行一次低强度跑步,数一下你30秒跑了多少步,然后乘以2得到步频。

近年来,带计步器及运动手表等工具,都可以辅助我们测量自己的步频。

优化步频的方法

?跟比自己快的跑友跑,来慢慢适应比自己之前的步频更高的频率

?可参考短跑选手经常用的“标志法”:按照一定的间隔放置标志,让脚步踏在标志位置。如果是土路的话可以在地面上画线来代替标志。

?按照固定的速度来跑,而标志设的比平时的步幅要小一些,然后一直按照标志来跑,自然步频就上去了。

?进行力量和耐力相关的肌肉训练。

延伸阅读

步频和步幅的单位

国际上学术界的通用单位基本上都是:步频用秒,步幅用米。

所以一般论文里,也都是用米来做步幅单位,步频也是用1秒的步数来表示。

对于步幅,请不要在意身高

如果是走路的话,当然是身高越高(腿越长),步幅也就越大。但是走路步幅越大,步频也就越难提高。

跑步虽然一定程度上也受这个影响,但是跑步的步幅主要是由空中移动距离决定的。

和空中移动距离比起来,身高的影响太小了。所以请不要在意自己的身高。

对于短跑来说,空中的时间是浪费

对于追求终极速度的短跑比赛来说,增大步幅带来的速度提高是有限的。

步幅增大也就意味着上下移动增加;上下动所消耗的时间也就是什么也不做的时间;要频繁地持续蹬地也只有提高步频。

所以短跑选手都是通过努力减少空中时间,来提高速度的。

史上最快

博尔特(全名UsainSt.LeoBolt,牙买加运动员,年8月21日生)的步幅约2.7m,步频大约4.4步/秒。虽然他的步幅已经很厉害了,但他的步频换算一下,更吓人,居然1分钟有步。

当然了,实际上,这样的步频他维持不了1分钟。但我们可以真实的感觉到他的厉害。

速度=步幅X步频,那么我们可以算出博尔特1秒可以前进大约12米。

关于跑步计划

跑步计划成立于年11月,起初仅有几个人,队伍越来越壮大,已经影响数以千计的人爱上跑步并走上马拉松的赛道,同时跑团已经有上百名的跑友完成了全马半马乃至公里的超级赛事。自成立以来,跑步计划组织了几百场的故宫夜跑,连续四届自办赛事(朝阳公园超马接力赛),同时,跑步计划与若干公益组织举办跑步相关的公益活动。跑步计划倡导健康趣味的跑步,在跑步运动中找到更好的自己。

合作、投稿邮箱:paobujihua

.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liqing.com/zrzy/45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