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s张菊惠GA
在我的前同事中,有很多因业务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原因,被外派到海外如新加坡,美国,比利时,德国等地。有的独自在外工作,把家人留在国内(比如我);有的人则举家迁徙,享受公司提供的expatriate待遇,高级公寓,小孩的国际学校,车贴(司机)各种allowance等等,不过大多是男性同事,对他们的配偶的生活了解甚少,而今天的访谈对象,则是在MBA毕业之后,放弃外企的职业发展,追随老公的外派国家,一路全职妈妈11年至今的Bess同学。
Bess是我为数不多的在开学之前就认识的同学,相识于年备考的泰祺培训班,那时候全国联考还要考高数,所以辛辛苦苦的准备了半年多,与一众准备报考沪上各大学校MBA的同学也结下了战斗友谊,这其中也包括Bess的老公,当时还是男朋友,一个黑黑壮壮一起打篮球的优质潜力股。这俩人的相识过程也颇为传统,都是同事,通过公司内部的乒乓球比赛,一个作为比赛选手一个作为裁判,大概是距离产生美,财务部众多妹子都没看上,觉得女裁判不错,私下一顿打听就开始写!情!书!一来二去就成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经常组织体育活动的公司都是好公司~
年,Bess觉得在与同事在同一家公司谈恋爱不太方便,于是决定换一个男朋友。。。哦不对,是换了一家公司,美国公司,一直做到年。这期间07年读MBA,08年结婚,09年爱情结晶诞生,同年老公也跳槽到改变二人人生轨迹的某央企,去到北京总部工作几个月后觉得这小伙不错,决定派到海外项目去。这时候的选择题其实不太容易做,两人都处于事业上升期,儿子1岁,老公要常驻海外发展。最终结果是经过半年的商量讨论,Bess决定辞职。
时隔多年,除了我之外其实也有很多人问过Bess类似的问题,后不后悔呀,如果重来一次会怎么选啊之类。Bess觉得所有选择都有得有失,自己虽然没有职场的收获但是有了很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别人所取得的成功对自己是没有什么影响的,过好自己的生活最重要。大概自己也从来没想过或者规划过这种几年换一个国家的生活,但是选择真的来了的时候,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来看,Bess都没有后悔过。
-年牙买加(期间年小儿子在美国出生),-年以色列,这是两个好多人都没去过的国家,相信大家都跟我一样很好奇那边的生活。至少我的印象中,牙买加是个穷乱差的地方,不过Bess觉得那边整体上人的素质还是很高的,对中国人也很友好,只是确实很穷,对中国人的认知也停留在清朝阶段,一直以为男的都还留辫子,没有电视看。其实我们不仅有彩电,还吃得起茶叶蛋~
以色列则跟大多数人的认知差不多,犹太人都很聪明,除了最后一年的战乱之外生活都还是很舒适,不过即使是偶有反抗军的冲突,因为使用的都是中空子弹,并没有火药,所以杀伤力还是很有限的。大家不用太多担心Bess,毕竟人已经在上海了,倒是她老公还在那边做一些项目收尾工作,衷心希望一家人早日在上海团聚。
为什么决定回国
希望多照顾父母。大概女儿还是有小棉袄的牵挂,之前都是父母照顾自己多一些,尤其是海外带娃期间,现在也该多尽尽孝
疫情。还是中国的抗疫给了中国人更多的信心和安全感,海外游子们的感受比我们要强烈。
儿子们需要多学习中文。虽然没有规定娃们的未来发展方向,至少,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备选项,文化上的接纳和语言上的理解需要在这个阶段进行培养。
回国这一年的感受如何
整体来说还是好的多于不好的。从娃的角度,其实他们不想回国的,过去的十年来也经常带他们回来看看,感受一下,都觉得国内的压力要更大一些。
其实我觉得,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知全职妈妈们,给下一代的家庭教育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在Bess的口中,是颇为骄傲自己的两个儿子的家庭教育的:
“无条件接受”。对于孩子的一起都可以做到无条件接受,这大概也源于Bess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教育。
培养出孩子自驱力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如何学习。这是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用的能力,这一点我在现在的团队带教上是深有体会的。在跟孩子一起读《傲慢与偏见》的时候,孩子其实是看不太懂的,也有很多的问题,Bess很少给出直接答案,都是引导孩子去Wikipedia上寻找答案,印证答案,学会学习方法,比学到答案更加重要。
以终为始去鼓励儿子。儿子喜欢科研,那就教育他科研需要很多基础学科的学习和积累,现在就是把每一门都学好,这样以后才可以顺利从事科研工作。一直在海外接受西方教育的儿子其实刚回国很多中文授课的科目很吃力,虽然英语和体育远超同龄,但是历史语文等起步挺弱的。不过Bess很欣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各科都处于领先水准。她教育孩子说要成为一个可以主动选择的人,而不是只能接受被动的选择。我记得我高中的时候也没想要考到哪个学校,但是就是想学到能在高考可以考到一个想去哪就去哪的分数,而不是说因为我就这点分就只能上哪哪哪,虽然我最终有点打脸也没考出只哪打哪的分。。。
面对校园霸凌。相信每个有娃的父母以及父母在自己小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经历过,国外也同样有,言语上身体上都有,很不适应。既然改变不了霸凌的事实,就只能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孩子在出生后就与父母是背对背运行的,渐行渐远,接受这个事实吧。
除了带娃,在海外全职太太其他时间都干点啥?
Bess其实从未停止过自我学习和成长。无论在牙买加还是以色列,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语言,融入当地的社会,学校里的家长会等等。
为了不与外部世界脱节,积极拓展人脉,与各国大使太太一起交流各国美食,烹饪,旅游。赶脚上流社会的名媛们是不是也是这样生活的~
回国了,以后在上海有什么计划吗?
自己看了很多育儿和心理学方面的书,也做了很多公益方面的工作,回国的这一年也做了几次义工,甚至想带儿子一起做义工。未来计划还没有成形,针对青少年和老年人的心理教育可能是一个方向。正在上国际学校的两个孩子,大学后准备彻底放手,自己和老公留在国内享受二人世界是个听上去很美的选择。
与Bess一共聊了三个小时,感觉这是一个幸福指数很高的四口之家,老公强大的赚钱能力对家庭经济基础的贡献固然很重要,夫妻俩目标一致,各尽其责,彼此尊重才是维系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与所有人共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liqing.com/rkzz/9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