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飞人
苏炳添的最大贡献是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来源:南方都市报年08月03日张田勘中国飞人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米半决赛中打破亚洲纪录,并在决赛中以9秒98的成绩位列第六名。苏炳添创造了历史,他是电子计时以来首个跑进奥运会百米决赛的亚洲人。苏炳添让世界意识到,中国人和亚洲人也能像非洲人和美洲人一样跑出世界一流速度。苏炳添的贡献还在于,既把竞技体育的体能与智能结合在一起,也进一步证明,在人类演化的历史中,文化,包括科技的力量对人类演化的作用胜于基因和遗传的作用。在竞技体育中,生物因素,包括体能、体形、身高、肌肉和基因具有明显的优势作用。在人们的认知中,更高更远更快多年来都是生物因素占主导。科研人员总结了获得优异运动成绩的一些生物和基因优势,包括能使骨头异常坚硬的LRP5基因变体、有助于快速收缩肌肉的ACTN3基因变体和生长出更多肌肉的MSTN变体,以及与痛觉缺失相关的SCN9A基因变体。这当然是基因和遗传的作用。然而苏炳添跑进10秒以内(全球也不过多人)说明,即便没有有助于跑跳和力量的优势基因,通过文化和科技的力量,同样能创造出优异的成绩。文化具有比基因更强大力量的原因在于,基因遗传一代只发生一次,而文化可以让人快速学习和经常更新,从而能迅速获得优势技能。同时,文化和科技也比基因更灵活,基因转移是刚性的,仅限于双亲的遗传信息,而文化传播和科技力量是建立在人类灵活学习的基础上,可以不受人群、人种、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而且能够利用远超上几代人、同龄人和专家的信息。因此,文化帮助人类的演化是一种比遗传更强的让人类适应环境和更好生存的方式或制度。没有基因优势的苏炳添及其团队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苏炳添发表于年的一篇文章中,详述了他们的团队是如何利用文化和科技的手段进行训练,从而让苏炳添多次跑进世界顶级的10秒以内。苏炳添等人聘请了美国科研型教练RandyHuntington,针对苏炳添的特点进行了以“冠军模型”为指导的训练,通过高科技仪器和设备对运动员体能、技术、恢复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制订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弥补短板,进而全面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经过一年多的针对性训练,苏炳添在体能要素和技术参数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一次又一次地跑进10秒大关。再从全球范围来比较,就更能凸显苏炳添的成就和文化的作用。全球有75亿人口,每年只有大约10个人、50次左右跑进10秒。全球有多个国家,只有22个国家的人曾跑进过10秒大关,绝大多数进入10秒大关的都是西非后裔(包括美国和牙买加选手),只有很少的其他人种能跑进10秒大关。显然,今天苏炳添的成就证明了文化和科技在人类演化中的作用胜于基因和遗传的作用,这可以说是一种观念的革命性转变。苏炳添破亚洲记录,背后精神让人尊敬来源:红网作者:程艳丽编辑:刘昱昨日,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百米”半决赛上,32岁的“中国飞人”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记录,顺利晋级决赛,成为首个进入百米决赛的亚洲人、中国人!他不仅超额实现了他个人赛前的愿望,更是让全中国为他沸腾。随后的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98的成绩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在世界范围内,奥运会所有赛事里面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liqing.com/rkzz/8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