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女足世界杯无疑是综合水平最高、竞争最激烈的一届。中国女足要赶上发展潮流,除了青训基础之外,更需要摆正位置学习和研究当今的世界女足强队,在整体上全面发展。
女足世界杯落下了帷幕,美国队作为8强唯一的非欧球队,连续击败法国、英格兰和荷兰杀出一条血路卫冕成功四度称王。本届世界杯体现出了女足运动的进步,很多地方都值得好好分析。
了解世界女足的格局对中国女足的发展和大赛的布局很重要。笔者前段重温了中国女足0-8德国的比赛,并不是实力有那么大差距,而是赛前没摆正位置。还把自己当强队和德国对攻,同时对于德国的针对不足导致短暂的优势后就陷入困局,70分钟后更是彻底崩溃。这场惨败就是不了解女足整体形势格局变化的代价。在08年中国女足坠入谷底开始,中国大部分球迷甚至本次的解说前国脚都体现出对世界女足的格局和发展变化所知甚少的问题。而要回到一线行列,必须忘掉辉煌的过去,正视现在。
1/8决赛,中国女足0比2不敌意大利女足,止步本届世界杯十六强。
本届女足世界杯无疑是综合水平最高,竞争最激烈的一届。24只球队除了泰国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鱼腩球队,加上第三名也能出线的赛制让每个小组最后都保持了足够的悬念。连荷兰瑞典这样的二三名球队,面对新西兰智利也到了最后时刻才打破僵局。更不说淘汰赛中一边倒的比赛更是寥寥,大部分比赛都非常激烈不到最后一刻不分胜负。
在个人上,可以看出女足平均球员身体素质和对抗的提高,连牙买加、智利这样的弱队都有人高马大能力不错的守门员。不少前锋虽然拥有身高体壮的身材,但是放在球员中不再有当年普林茨等人那样鹤立鸡群的视觉效果,而且相比站桩前锋,人高马大却能突能冲的全能前锋也比以前更多。在跑动距离上,女足现在更是相比男足也不差太多。
对比99年和世纪初的比赛,女足的比赛和男足一样在防守体系上有了长足进步,加上跑动能力的提高给对手的空档也更少了。同时不同的战术体系也得到了施展。欧洲球队表面上在1/8决赛取得了7席,实际荷兰对日本,挪威对澳大利亚和瑞典对加拿大都是一番苦战。尤其日本依靠精妙的传接和节奏的控制一度压制住了荷兰并连续制造杀机,荷兰依靠最后时刻的点球获胜颇为艰难。不同欧洲球队的战术体系也有很大差异。可以说本届世界杯并没有沦为单一类打法称雄的无趣大赛,同时战术体系和丰富程度都已经不能和99年相提并论。
同样是1/8决赛,荷兰与日本的比赛一直保持着1比1的比分,直到常规时间的最后一分钟,荷兰女足点球绝杀艰难取胜。
欧洲尤其是西欧球队,依靠发达的男足青训和大力投入在本届取得了彪炳战绩。尤其英格兰和法国作为男足传统强国,在开展女足后实力迅速蹿升。
当然,进步的并不仅仅是快速崛起的西南欧球队,挪威和瑞典这样的传统力量型球队本届也能在对阵强队的进攻中打出丰富的套路和流畅的地面传接反击而不是只有简单的高举高打套路。瑞典中场阿斯拉妮可谓本届技术最好的球员之一,她在中场的跑动传递和插上射门是瑞典这样力量反击为主的球队能取得季军的重要原因。
本届女足世界杯,瑞典阵中29岁的中场球员阿斯拉妮(9号)出战7场比赛,打进3粒进球。
英格兰本届在内维尔的带领下除了保持严密的战术体系,进攻时候的灵活战术和球员跑位之妙也一改人们对英国传统力量足球的印象,尤其是右后卫露西·布伦泽实则如同全场自由人一般活动发挥她出色的能力。
欧洲传控能力最强的西班牙女足本届虽然没有走远,但是她们面对美国德国的比赛中体现出的传接能力也给人印象深刻。如果能找到更靠谱的前锋,也能在以后成为世界级强队。哪怕是这次战绩欠佳的前世界冠军德国也能看出传接体系比以往更流畅,只是后卫线的漏洞和中场核心玛洛兹珊的受伤让她们没能走远。明年的奥运会和未来,德国依然是一只不可小视的球队。
英格兰女足后卫露西·布伦泽(2号)打满全部7场比赛,荣膺本届赛事的银球奖。
而冠军美国队长期以来也被国人视作力量球队,只会依靠身体。但这是不准确的看法甚至可以说是偏见。真正极其依赖身体的早期挪威和瑞典已经因为技术劣势不再是顶级。美国女足的身体素质并没有高于本届对抗的英格兰和法国。她们称雄的原因是强大的个人能力结合丰富的经验。
进攻战术套路上,美国可谓是本届最为成熟的球队之一。她们通过灵活的边路配合和中路插上打破局面,这除了中前场的个人能力,也离不开中后场球员的视野和准确的分球。整届比赛没有球队能通过压迫来遏制美国的进攻传接,即使是中场优势最大的法国也被美国的边路冲击制造出了不少机会。而在对对手的针对性部署上,不管法国的迪亚妮、英格兰的布伦泽还是荷兰的前场三剑客都在对阵美国的比赛中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
即便论脚下技术,中前场的拉皮诺、拉威尔和希思等也是非常出色的。技术并不单是花活,在攻守转换时能否准确快速的出球找到空档最重要。这一点美国女足依然是世界顶尖。而这方面和美国最为接近的是英格兰女足,整届给美国带来最大麻烦的也是她们。可以说,美国女足能拿到世界杯冠军完全因为她们是综合实力最为强大没有明显短板的球队。只看到她们出色的身体是不客观的评价,也无益于中国女足未来的发展和对对手的审视。
现在的女足毫无疑问已经不是当初弱队遍布、强队大多也空具力量缺乏覆盖和传接、中国女足可以靠技术传接压制的时代了,即便是99年的中国女足到现在也很难和现代化的强队抗衡。
和男足一样,一只强队必须全面发展,在经验、技术、对抗和跑动上都不能有太大的缺陷。即便是技术配合细腻如日本,对阵荷兰时也必须小心翼翼的控制节奏和压缩阵型,选择好时段进行传接渗透。其实这支日本女足在禁区前沿的渗透力和小技术等方面足以让人叹为观止,相信等这批年轻的球员进一步成熟之后会有很大机会重返世界强队的行列;就目前而言身体对抗依然是她们最大的制约,所以才会最终被荷兰边路冲击制造点球绝杀。而中国女足不仅身体吃亏也没有日本这样的传接技术,各方面都已经和强队有很大差距。
从中国女足输给欧洲球队中较弱的意大利一役就可以看出,尽管个人能力并没有很大差距,但战术体系和赛前的针对准备上已经落后了太多。国内对于女足的报道也大多局限于99年的回忆和“女足尽力了”的鸡汤,甚少有人对中国女足的现代发展战术体系进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liqing.com/rkzz/8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