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书香上海”设为置顶星标
让书香与您常伴
人间四月天,读书好时节。眼下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但阅读不会停顿,在“静止的时间”里可以更多地阅读与思考。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上海市社联与世纪出版集团、文汇报社特别策划“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主题活动,邀请上海的学者、作家为读者做1+N的推荐,可以推荐一本优秀图书,还可以组合推荐一首乐曲、一部电影,甚至一篇好文章,分享自己的的阅读观赏经验,以实际行动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
书香上海自4月1日始,与上海社联、世纪阅读、文汇报一起,联动发布专家学者读书抗疫的心得与体会。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共同彰显读书有力量、同心向春行的信心与希望。
?
今日推荐人
?
李敬泽,评论家、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著有理论批评文集和散文随笔集10余种。年出版散文《青鸟故事集》《咏而归》,年出版评论集《会议室与山丘》、长篇随笔《会饮记》,年出版评论集《跑步集》。曾获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南方都市报》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文学评论家奖、年度散文家奖,十月散文双年奖杰出成就奖等多种奖项。
?
推荐语
?
推荐图书: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将枯燥的科学知识变为
历史戏剧中的精妙细节
这本书我十几年前读过,这个四月重读。
上世纪90年代,每天去什刹海游泳,然后坐在岸边,和几位北京大爷纵论天下大势。有一次谈起为什么老外比较有钱,一大爷言道:“人家那地界儿好啊。你看看世界地图,有钱的都在上边儿呢。”
大爷果然是大爷。就这两句话,拎出一个历史模式,解释了近代以来争讼不休的大问题:世界各民族之间何以存在文明发展程度的差距。同样的一个道理,美国的戴蒙德顺着大爷的思路讲了将近五百页。
“美国的戴蒙德”
(图片来源:网络)
在戴蒙德看来,现代世界经济、政治权力的分布呈现巨大的不平衡,原因可以追溯到年以前,那时地球上的某些地区、某些民族开始驯化野生动植物,从而由游猎生活转入定居的农业社会。这个转化具有决定性的历史意义,最初的农民们,比如欧洲和中国由此在世界范围的文明竞赛中获得了持久的领先优势。道理说起来非常简单:充足的余粮才养活得起官吏、工匠和写字的人、写诗的人。
但为什么有些民族一骑绝尘,而有些民族甚至至今还停留在游猎阶段?面对这个问题常有谬论,当欧洲人用枪炮、病菌和钢铁征服和屠杀印第安人、澳大利亚土著和非洲人时,他们认定自己是优等种族,他们天生更聪明。这种种族主义观点在戴蒙德这里遭到了雄辩的批驳:一个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丛林里捉鱼的孩子很有可能比一个天天傻看电视或手机的孩子更聪明,文明领先优势的真正原因在于地理环境。比如世界上可供驯化的主要野生动植物正巧大多都在欧亚大陆,而欧亚大陆沿纬度东西横向扩展的地势又特别有利于技术和思想的传播。
——这让人想起“地理决定论”,一种陈旧的、名誉不太好的历史理论。戴蒙德的本行并非历史学,他是一位生物学家,《枪炮、病菌与钢铁》年获得了普利策奖的科普图书奖,在运用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流行病学、考古学等诸领域知识的综合考察之后,地理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再是一种经验判断,至少在戴蒙德这里,看上去很像是缜密的、具有一定解释力的科学陈述。
科学是美的,历史也是美的。重读《枪炮、病菌和钢铁》的同时,我还读着几本小说,我觉得这本书比小说更好看。它的副题是“人类社会的命运”,这是最宏伟的戏剧,悬念迭出,精彩纷呈。在戴蒙德华丽、畅达的叙述中,枯燥的科学知识变为历史戏剧中的精妙细节,你会惊异地发现,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我们的气候和土地、我们物质生活的各种基本因素,以至我们的语言、我们的疾病,原来具有如此重要、如此丰富的意义。
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作为一个中国读者,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liqing.com/lyjd/9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