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牙买加 >> 旅游景点 >> 正文 >> 正文

苏炳添,9秒83多高的快门速度才能l

来源:牙买加 时间:2021/8/27
白癜风早期治疗几率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50601/4632580.html
第4届荷花摄影赛征稿,点击了解详情

随着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第一个冲过终点线,他创造了中国人的传奇,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创造了黄种人的历史!

9秒83,这个数字,已经刻在了亚洲百米里程碑上;苏炳添这个名字,也将被人们所铭记。

要说9秒83到底有多快,相当于什么水平,可以从以下这些数字感受下:

目前全球有75亿人口。每年只有大约10个人(很多时候都不到10个人)、50次左右跑进10秒;

全世界有多个国家,只有22个国家的人曾跑进过10秒大关;

至今尚未有女性能跑进10秒(未来很长长长长长长...一段时间也不会有);

绝大多数百米进10选手都是西非后裔(包括美国和牙买加选手),只有很少的其它人种;

黄种人/亚裔目前仅有3人跑进过10秒(中国2人,日本1人);

目前百米跑进10秒的地球人,合计不过人而已,而上过太空的地球人已经有近人了......

虽然苏炳添在米决赛中只跑出9秒98的成绩,排名第六,但这已经是亚洲选手在百米比赛中的最好名次。更何况,这是亚洲选手第一次站在百米决赛的舞台!

相信在看了苏炳添比赛的各位摄友都能感受到,其超高的摆臂、摆腿频率就好像是一台完美运行的机器,让人不禁赞叹人类运动之美。

而作为摄影爱好者,当然希望记录下这逼近人类极限的瞬间。比如下面这张照片,就通过动态模糊表现出了速度感。

但如果要想清晰记录下苏炳添快速摆动的双腿,该使用多高的快门速度拍摄呢?

那么今天这篇文章,好机友摄影就从凝固苏炳添跑步清晰瞬间为引入,和各位聊一聊如何计算凝固不同速度运动物体的清晰瞬间所需的快门速度。

01凝固运动物体最低曝光时间公式

在介绍这个“凝固运动物体最低曝光时间公式”前先声明一点,那就是千万不要认为在实际拍摄时都要通过这个公式计算一下,才能获得准确的快门速度,那就将摄影学死了。

最低曝光时间=(摄距x弥散圆直径)/(等效焦距x运动物体横穿过镜头时的运动速度)

这个公式只是作为快门速度设置的理论依据。在实际拍摄时,通过调整不同快门速度进行试拍即可根据效果确定合适的快门速度。

有些摄友可能会问,苏炳添9.83秒只跑一次,如何试拍?

虽然苏炳添只跑一次,但是百米赛跑的比赛已经被拍了无数次。在这无数次拍摄中已经具备了充足的拍摄经验,用多高的快门速度能够凝固清晰腿部,多高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上图的动态虚化效果,都有相应的快门速度区间。

所以,对于这个公式,大家可以作为摄影的拓展,或者茶余饭后的谈资。

当然,如果真的有一天,你需要拍摄一个没有相应拍摄经验,并且也无法试拍的运动物体,那么用这个公式计算一下也是可以的。

02公式怎么用?

想必很多摄友不太清楚公式中的各个数值如何来确定,所以接下来向各位介绍公式使用方法。

1.摄距

摄距即为被摄物体距离相机焦平面的距离,单位为m。所谓焦平面,其实就是传感器的位置。每个微单或者单反上都有如下图所示的“焦平面标记”。

当然,体育摄影时不可能用尺子去量,所以进行估算就可以。但往近了估可以,不要往远了估。

2.弥散圆直径

弥散圆直径基本上跟CMOS面积有关,CMOS面积越小,弥散圆直径就越小,所需要的快门速度就越快,单位mm。

大家普遍使用的全画幅相机弥散圆直径是0.mm,APS-C画幅的是0.mm,直接在公式中使用即可。

3.等效焦距

一直以来大家通常以胶片相机的镜头焦距来界定拍摄视角,所以如果使用的是APS-C画幅相机拍摄,需要将焦距乘以“等效焦距转换系数”,尼康为1.5,佳能为1.6。而对于全画幅相机,则直接使用拍摄时使用的焦距计算即可,单位为mm。

※点击型号学习各相机摄影、后期※

R5R6R5D45D36DD90DA7CA7S3DA7M3DXT4DDZ6IIZ5D5Z7Z6A7R4AA7R3

更多机型请淘宝搜索“好机友摄影”

4.运动物体穿过镜头的速度

速度越快需要的快门就越高,所以这个参数比较好理解,单位为m/s。

但随着景物运动方向与拍摄方向角度的不同,其穿过镜头的速度会比本身运动速度低。

但为了保险起见,如果景物运动方向与拍摄方向接近90°,直接使用景物运动速度即可。

理解了以上各个参数的含义后,我们再回过头,看看如何确定凝固苏炳添高速摆动双腿的快门速度。

5.假设一个拍摄场景

为了利用该公式进行快门速度的估算,需要假设一个拍摄苏炳添跑步的场景。

假设我们使用全画幅单反相机进行拍摄,并且拍摄位置距离苏炳添10米,使用的焦距为50mm。

这样,公式中需要的4个参数就已经确定3个了,只有“运动物体穿过镜头速度”还未确定。

03苏炳添双腿摆动速度有多快

对于“运动物体穿过镜头速度”这一参数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让苏炳添的身体在画面中清晰,而是让摆动的腿清晰展现,所以不能通过简单的/9.83=10.17m/s,这个身体移动速度作为公式中的参数。

那么如何计算其双腿摆动的速度呢?

双腿摆动的速度=每一步腿移动的距离/每一步的时间

其中每一步的时时间为9.83/48=0.秒。

每一步移动的距离为(/48)*2=4.米。

为何每一步的距离要乘以2?原因是步距不等于脚移动的距离,而是等于1/2的脚移动距离。

这个大家自己走几步,考虑下每一步,脚移动的距离,和你真正前进距离的关系就明白了。

因此,苏炳添脚的移动速度为4.÷0.=20.m/s。

04代入公式,确定快门速度

4个参数都确定后,即可代入公式,得到能够拍出苏炳添清晰双腿的快门速度。

根据公式:最低曝光时间=(摄距x弥散圆直径)/(等效焦距x运动物体横穿过镜头时的运动速度)

代入数据后,即为:

(10*0.)/(50*20.)=0.s,即使用1/s的快门速度,可以拍摄到完全清晰的,苏炳添创造9.83秒世界纪录时的英姿。

当然,考虑到苏炳添不是以匀速在跑道上前进,其脚步移动的最高速度可能高于20.m/s的情况,使用1/s的速度更为保险。

正如上文所说,“根据公式确定快门速度”这一做法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几乎用不到,但通过对其凝固精彩瞬间基本计算公式的了解,可以让我们得知,不仅仅要根据物体的运动速度来确定快门速度,还要考虑到镜头焦距,以及拍摄距离的影响。

其实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何在利用“百微”或者其它长焦微距镜头拍摄时,往往需要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

最后,苏炳添yyds,中国yyds!

※广告◇合作※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liqing.com/lyjd/84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