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岁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是一位喜欢在自己电影里出镜的胖子,很偏执,几乎客串过自己的所有电影,乐此不疲。生涯早期,由于场面拍摄需要,不得已当群演。例如《房客》的结尾戏,挤在人堆里,搭救一位被冤枉的人。渐渐地,他那辨识度极高的外形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影里。不同于伍迪·艾伦或卓别林,他的出镜是“签名式”的,过程极短,甚至名字都不用写进演员字幕里的那种。看希区柯克电影找导演真身已经成了影迷不可或缺的乐趣。到中后期,为了不干扰观众观影,将自己出镜的时间提早了不少,有一些干脆提到片头。下面专门梳理了希区柯克所有的客串镜头,按照时间顺序,由远及近地呈现给大家。为了更为形象地捕捉导演出镜的风采,所有截图均为GIF格式,并尽可能地截取出境前后更多的信息量。预览的时候发现了问题,由于图片太多、且普遍过大,GIF缓冲时间很长,十分考验网速。但不想矫枉过正,并未采取减帧、压缩图片的方式委曲求全。每一张GIF都来自电影原画,1:1比例,只求完整真实地还原。为了不影响阅读体验,请尽可能在页面停留得久一些,看慢一点,充分给足图片缓冲时间。01房客(-2-14)版本信息:CC标准收藏,编号:。蓝光修复,90分钟。出镜时段:两次。第一次:523,第二次:1:2440。希区柯克在年至年期间一共拍摄了十部默片。其中《山鹰》已经遗失,现在只能零星看到几张剧照。
年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曾引进放映了导演的九部修复版默片,资深电影配乐伴奏JohnSweeney亲自飞往上海现场为影片进行钢琴伴奏,考虑到成本问题,放映场次极其有限,能有幸一睹的影迷此生也无憾了。
影片开始没多久,命案再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饰演一位报社接线员,紧张地了解案件新闻信息。镜头有纵深,一个机位交代了里外多重空间,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报社忙碌的工作场景。这是希胖第一次在银幕中亮相,椅背挡住半个身形,要不是露出侧面高挑的发际线和颧骨,还真看不出来。坐在那里手舞足蹈,演得很卖力。第二次出镜影片都快结束了,挤在人群中打酱油。与其说出现两次,倒不如说两个场景。这一处利用剪辑策略剪了多次出来,主要还是烘托慌乱气氛。截的这张GIF算是妥妥的C位,希胖还真很少把自己安排在画幅中间较为显眼的位置。导演出镜挺密集的一段,从往人堆里挤,到帮助警察营救房客,上面这张图就是整个场景的落点。02拳击场(-10-1)版本信息:又名《指环》,蓝光修复版,分钟。出镜时段:1:2600。
挖网三尺,我没有看到有关这部电影的相关截图,甚至大多数影迷都认为这部电影里没有希区柯克出镜。
IMDB网站给了一个备注:Man-DippingAttractionWorker(uncredited)。这让我确信无疑,因为IMDB影片资料信息的可信度是高于豆瓣的。
细看了一遍,拖拽时间轴来来回回又找了十几遍。终于发现拳击场外面走廊里的这一幕,画面最左侧,与人交谈的一个宽阔敦实的背影。
从演员体型、侧脸轮廓以及以往的出镜习惯、再结合IMDB网站的影片信息,暂时确定了这一处。但不完全肯定,要严谨,不能误导人,待进一步证实。
03水性杨花(-3-5)版本信息:DVD,胶片。85分钟。出镜时段:2231。影片前半段,饰演一位路人,拿着手杖,从女主身边走过。
尚未找到英国电影协会蓝光修复版资源,截取的画面质量不高,加之年代久远,尚无法捕捉到更多的信息。
04讹诈(-6-30)
版本信息:默片、有声双版本同时发行,均已进行了蓝光修复。默片时长为75分钟,有声版加入了更多素材二次编排,为85分钟。
出镜时段:默片:1000,有声版:1058。
这一副为默片出镜,饰演一位火车乘客,腿上放着公文包,假装看书。被一位调皮的小孩戏弄,嘴里骂骂咧咧。
影片上映这一年希区柯克正好三十岁,瞧这身材,已经早早走了样。
如果仔细比较就不难发现有声片与默片版在这一段并不完全严丝合缝,也就是说使用的毛片素材不是同一段。
小孩妈妈转过身来,头部位置不一样,警察的动作幅度也有所区别。
默片版拍摄到中后期,投资人突然要求改成有声片。影片《讹诈》就这样成为了英国首部有声电影,期间有一段试音过程流出:
一段奇妙的对谈,只有不到一分钟。只为试音,没有别的意图。
这位英国胖子跳跃的思维让人折服,闪得美女安妮·奥德拉不知所措,憨憨无疑。
05谋杀(-7-31)
版本信息:阿根廷,分钟蓝光修复版。
出镜时段:1:248。
希区柯克有声片创作阶段的第二部悬疑凶杀影片,第一部是《讹诈》。前半部分集中展示了陪审团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和影响力。
实际上影片也是基于此来构思的。主角不是警察,也不是私家侦探,而是陪审团成员——死者所在剧团的负责人。
导演饰演一位路人,还有一个女陪同,双手插兜,从凶杀现场的屋外走过。
06十七号(-7-18)版本信息:DVD,65分钟。出镜时段:5141。影片《十七号》比较袖珍,只有一个小时左右的体量。也很小众,豆瓣标记“看过”的人数也不多。四分之三篇幅室内戏过后,电影结尾呈现了一段汽车追逐火车的戏码。希区柯克饰演一位乘客,坐在前排,基本看不到脸部。为了极力渲染追逐剑拔弩张的气氛,汽车、火车部分进行了平行剪辑,汽车车内乘客出现了两次。07擒凶记(-12-1)版本信息:CC标准收藏,编号:。76分钟。出镜时段:3403。影片《擒凶记》有两个版本,年为初版,年又拍了一版彩色片,时长也更长。
年代因素,这一版似乎很少被提及。希区柯克依例饰演一位路人,穿着黑色皮衣,将自己裹得较为严实。由右及左,从两位主角身后走过。
如此出镜并无不妥,只是剪辑上不很连贯,给人以错乱之感。正好把前后两个机位都截出来,侧面中景,后面跟拍,导演在两个镜头的间歇从右侧入画。
也可能是场景问题,恰恰遇到一个街角,再加上从右往左的运动轨迹与观众主观上的接受顺序有差异。不谈。
08三十九级台阶(-8-1)
版本信息:CC标准收藏,编号:56。86分钟。
出镜时段:720。
酱油的一贯打法。饰演一位路人,穿着黑色风衣,从男女主身边匆匆走过,还随手乱扔垃圾。
澳大利亚导演唐·夏普在年翻拍了这部,综合比较来看,还是希区柯克版艺术成就更高一些。
09阴谋破坏(-12-2)
版本信息:又名《怠工》。蓝光修复,p,76分钟。
出镜时段:852。
影片《阴谋破坏》可算作导演希区柯克悬疑惊悚标签完全贴牢的标志性作品,气氛渲染、铺垫趋于成熟,剪辑也有了明显的个人特色。
依旧饰演路人,挺着大肚子,拿着手杖,从电影院门前走过。由于电影院老板搞破坏,市内突然停电,恢复照明后还往上看了看。
结尾处理与《讹诈》很相似,悬疑之余,还挺悲凉的一部电影。
法西斯阴霾笼罩,电影院、纳粹、军官、靓女,怎么看都觉着给昆汀《无耻混蛋》找到了构思的源头。
10年轻姑娘(-11-10)
版本信息:美版,蓝光修复,82分钟。
出镜时段:1551。
嫌疑人从法庭逃逸,法警紧张地部署抓捕行动。场景为法庭门口,导演饰演一位记者,端着与自己身形极为不称的相机。
希区柯克出镜时长足足有17秒,是他所有电影出镜时长最长的一次,而且都是正面镜头。
这位幽默的胖子似乎不满足只走个过场了。
11贵妇失踪记(-11-1)
版本信息:CC标准收藏,编号:03。96分钟。
出镜时段:1:3340。
这一次出镜影片接近结束,场景为维多利亚火车站,依旧饰演一位行人,嘴里叼着雪茄,手里提着行李箱。
帽子可能忘戴了,露出了高高的发际线。有意缩了一下脖子,好嘛,真以为观众看不出来么。
12蝴蝶梦(-3-21)
版本信息:CC标准收藏,编号:。分钟。
出镜时段:2:659。
又名《丽贝卡》,英国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转战好莱坞的首部作品。年拿到美国绿卡,同时拥有英美双重国籍。
在好莱坞强大的电影工业辅助下,创造出了许多经典影片。屹立于好莱坞三十余载而不倒,还将手伸进电视行业。
依然是“背景式”出镜,不干扰主角发挥,不影响构图,甘愿充当一个不会被写进映后演员字幕里的路人。
13海外特派员(-8-16)
版本信息:CC标准收藏,编号:。分钟。
出镜时段:1239。
影片属于年《间谍》的改造与再加工,不过铺得更开,视野也更宽泛一些。拍摄及上映的年份比较特殊,现实与艺术形成了奇妙的互文。
只有美国透出光亮,别让灯灭了。这是影片最后一句台词,乔尔·麦克雷顿时化身吴京,幽默。
此一处出镜在我看来比较匠心,饰演一位看报纸的路人,剪了两次。
二战前夕,欧洲风云突变,人人内心都怀着不安和惶恐,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liqing.com/lyjd/7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