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罗昕
年罗马尼亚通过一条法律:在狱期间犯人每出版一部作品,就可以获得30天减刑。据《经济学人》10月24日报道,此举已让罗马尼亚那些因腐败被囚禁的企业巨头和政客们投入疯狂的“写书”行动,罗马尼亚的书业市场也被搅得天翻地覆。
“没人确定有多少人在利用这条法律。”《经济学人》评论说,“目前最近的一份报告说是有73人,其中有人短短几个月里就出了5本书。”
“不差钱”的出书过程
据悉,这项法律原本是允许那些有学术研究成果的犯人减刑,年后减刑条件才有了变化。
在监狱中,犯人不被允许使用电脑,稿子一律手写。据一位罗马尼亚记者报道,“不差钱”的犯人们一般会在外面雇学者,作为“研究顾问”。实际上就是这些学者或其他枪手完成实际写作。新作完成后,再送进监狱,犯人只要亲手抄一份就可以了。
再然后,犯人们出点钱,拜托出版商把副本打印出来交给所谓的“假释裁决委员会”,由委员会决定这一作品是否值得令犯人减刑。耐人寻味的是,这一过程没有任何专家意见或指导方针的参与。
犯人都写了什么书
截至目前,沉溺于此法的罗马尼亚大人物真不少,包括因非法筹集竞选资金案被判处监禁的前总理阿德里安·讷斯塔塞(AdrianNastase)、被指控洗钱的足球明星波佩斯库(GicaPopescu),还有据说是因贿赂政治官员入狱的罗马尼亚首富的伊恩·尼古拉(IoanNiculae)等。比如波佩斯库,在洋洋洒洒地写了不少于四份的作品后,即将被提前释放。
《经济学人》直言大部分“监狱作品”已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比如写罗马尼亚统治者中世纪联姻的前国务部长科波斯(GheorgheCopos)被指控剽窃;布加勒斯特星队(足球队)的老板贝卡利(GigiBecali)写了他和布加勒斯特星队的故事,用了好多图片凑数;流行歌手RealiniLupsa居然写了牙科医学领域的干细胞。
可能填上的法律漏洞?
罗马尼亚司法委员会的成员CristiDanilet向《经济学人》表示他很难说是否存有“(执法人员)无能”或“政治干预”等因素让该法律存有漏洞。另一个要求匿名的消息源直接认为这项减刑条款就是“政治干预”的结果。如今罗马尼亚总理维克托·蓬塔(VictorPonta)也被控三项腐败罪名,这位匿名消息源表示政客们肯定不想改变(这条法律)。
其实也有呼声要求补上这一法律漏洞。罗马尼亚国家反腐败委员会(NationalAnti-corruptionDirectorate)从今年4月就开始呼吁修改这项法律。
在过去几年里,该委员会已成为罗马尼亚最强大的机构之一,甚至针对罗马尼亚司法系统做了新的可信度评估。虽说“此举要根本改变罗马尼亚根植于政治和商业文化中的腐败现象”,显然还为时尚早了。
智库“全球聚焦”(GlobalFOCUS)的负责人OanaPopescu向《经济学人》表示,罗马尼亚人很高兴那些有钱有势的人也会被送进监狱,但对于“他们中有很多人不久就能出狱”感到非常无奈。她叹了口气说:“这就是罗马尼亚现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liqing.com/gjxz/9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