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国殇园中的娃娃兵雕塑
文
周渝
国家人文历史新媒体·独家稿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笔者按:据采访的内容分析,基本可以认定陈友礼口述内容属实。名字记载不一的问题,因陈友礼本人不懂英语,无法亲口告诉为他拍照的美军自己的姓名,很有可能是中方将领报名单时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这类情况很多,例如腾冲战役中的士兵陆朝茂的衣服被战友李唐错穿,李唐牺牲后,“陆朝茂”之名上了阵亡名单,最后还以此名在腾冲国殇墓园立碑;或者可能是传达上出错,陈友礼的连长懂一点英语,但并不精通。连长与美军可能在英文传达上有偏差。拍照这件事至今已时隔70年,百分百考证很难,不过根据调查基本可以判定陈友礼就是那个抗战小兵。
在腾冲的国殇墓园,松山的远征军雕塑方阵,都有以娃娃兵为原型的雕像。原型出自一张抗战时期的珍贵照片:一名明显未及从军年龄的小小少年,穿着不合身的远征军军服,浑身上下挂满挎包、水壶等行军装备。他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稚嫩的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毫无对战争的畏惧之色。
微笑的远征军娃
由章东磐、晏欢主编的影像图书《国家记忆》是国内首次登载这张照片的书籍,书中照片皆来自于美国国家档案馆。“微笑娃娃兵”照片下方有这样几行注解——“李占宏(音LeeChan-hon)刚刚年满13岁,尽管已经在中国军队里服役两年,仍是稚气十足,面对镜头做微笑状。”并注明拍摄者为“美国通信兵(U.S.ArmySigna1Corps)”,时间落款为“年11月3日”。
这位微笑娃娃兵一经曝光,就成为中国军民乐观抗战的一种象征、一个符号,被报刊转载。人们看着这张笑脸,感动震撼之余,不免会想到这个孩子大概早已为国捐躯,他家在何方,为何从军,也将永远成为历史之谜。令人震惊的是,年,这位娃娃兵竟然被找到了,他就是居住在贵州的抗战老兵陈友礼,已经年逾八旬。年9月3日,央视国际频道《华人世界》栏目报道了这位老兵的消息。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向老人致以敬意并送上祝福,但同时也不乏质疑之声,有人认为不可能有如此巧合之事,此事是“媒体炒作”等等。陈友礼究竟是不是照片中的娃娃兵?笔者对此进行长期调查访问,基本可以确认情况属实。
70年后意外看到自己的照片
到目前为止,质疑的依据大约有几条:第一,《国家记忆》的图说写明了娃娃兵叫“李占宏”而非“陈友礼”;第二,根据陈友礼的回忆,他曾是国民革命军00师的一员,而新闻报道中称陈友礼参与过松山之战,这与00师的战史不相符;第三,1岁陈友礼既然是勤务兵,怎么可能如新闻报道所说的那样,参与到实际战斗中去?
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笔者决定先了解关于“陈友礼就是娃娃兵”这则消息最早是如何来的。根据贵州省“甲氧沙林是不是治疗白癜风的药物北京治白癜风做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liqing.com/gjxz/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