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牙买加 >> 国家气候 >> 正文 >> 正文

新高二区域地理自学材料第18讲

来源:牙买加 时间:2021/10/5
专业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a_5153471.html

新高二区域地理自学材料第18讲拉丁美洲

一.范围与组成

1.范围: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2.组成: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有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大安的列斯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和巴哈马群岛组成),南部是南美洲,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

二.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1)纬度位置:32°42′N和56°54′S之间,跨南北半球,主体位于南半球,主要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

(2)经度位置:34°46′W—°09′W(南美洲:34°46′W-80°W;巴拿马运河以上的拉丁美洲:60°W-°09′W),全部位于西半球。

2.海陆位置:位于美洲中南部,北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3.相对位置:位于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三.自然地理

1.地形

(1)类型: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2)分布

①北部:墨西哥高原。

②西部: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多火山地震。

③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均为世界之最。

(3)地势:西高东低。(下图是南美洲沿南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

2.气候

(1)主要气候类型、分布与成因

气候

分布

原因

热带雨林气候

地带性

亚马孙地区及赤道附近的安第斯山脉西侧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

非地带性

中美洲、西印度群岛部分岛屿及巴西高原东侧

暖流+湿润信风+地形+纬度

热带草原气候

地带性

巴西高原、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墨西哥高原

信风和赤道低压交替控制

非地带性

西印度群岛、中美洲

背风型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带性

拉丁美洲北部和南美洲20°S—30°S的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压、寒流、离岸风(信风)

非地带性

3°S-30°S的大陆西岸

寒流、离岸风(信风)

地中海气候

30°S-37°S的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压、西风交替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37°S以南的大陆西岸,可以延伸到火地岛

西风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大陆东南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以西,安第斯山以东

地形、离海洋较远

温带沙漠气候

大陆东岸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并延伸至海边

地形+西风、福克兰寒流

高原山地气候

安第斯山、墨西哥高原、中美洲

地形

1.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成因。

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和信风的控制,空气对流旺盛。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沿海又有暖流经过。从东北、东南方向海上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因此,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2.拉丁美洲的气候受地形影响显著。

(1)气温与海拔的关系,随海拔增高,气温降低。也会形成焚风效应,如巴塔哥尼亚高原虽然为温带沙漠气候,最低月均温理论上应该在0℃以下,但由于焚风效应,最低月均温在0℃以上(如下图)。

(2)山脉两侧降水量不同,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本区大陆西部的安第斯山脉,成为气流东西方向运行的屏障,对来自太平洋水汽的影响起了很大的限制作用。安第斯山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燥少雨。安第斯山东侧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大西洋暖湿气流能够随信风深入大陆内部,直达安第斯山麓,使这一地区降水丰沛。安第斯山的海拔较高,高山地区的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2)特征:湿热为主,有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也有广大热带草原,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

3.河流

(1)亚马孙河:发源于秘鲁瓦鲁科省与利马省交界的耶鲁帕哈峰(海拔米)东南坡。

主要特征

表现

水系

流域

面积

流域面积广(.5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一

流程

长度(km)仅次于尼罗河。

流向

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

支流

支流众多,超过1.5万条

水文

流量

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十分丰富,支流多,汇水面积广,流量大

水位

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较多,季节变化小,无明显汛期。

含沙量

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水能

河流流经山地和平原地区,落差大,再加上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结冰期

纬度低,河流不结冰

航运

人烟稀少,经济落后,客货流量小,航运并不发达

(2)奥里诺科河:其形态呈弧形绕行于圭亚那高原西部和北部边缘,注入大西洋。受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影响,4~10月为汛期,11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无结冰期;受地形影响,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下游水流平缓。

(3)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受热带草原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影响,巴拉那河丰水期(11月—次年2月),但巴拉圭河则发生在3—5月份(与巴拉圭盆地中沼泽阻滞有关),枯水期(8—9月);水能资源丰富,在巴拉那河干流上有世界上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和巴拉圭合建)。

(4)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呈西北-东南走向。沟通太平洋(东南方)和大西洋(西北方)。属于水闸式运河(整个运河的水位高出两大洋26米,设有6座船闸),船闸用水主要来自于加通河;最大通航7.6万吨级的货轮。

(5)尼加拉瓜运河:年投入使用,通行船舶最大吨位达40万吨。中国富商王靖拥有的HKND集团在香港成立尼加拉瓜大运河开发公司承建运河,并获得年经营权利。

4.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的石油、墨西哥的银、巴西的铁(伊塔比拉铁矿);智利和秘鲁的铜、智利的硝石、牙买加的铝土。

(2)水力资源:巴西高原河流的水力资源丰富(巴西和巴拉圭合建了目前世界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3)海洋资源:秘鲁附近的渔场,沿岸上升流形成的。

(4)生物资源: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阿根廷的草原(牛肉出口世界第一);独特的哺乳动物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鸟类中的蜂鸟。

四.人文地理特征

1.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1)工业

①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

②巴西的钢铁、汽车、飞机。

③阿根廷的肉类加工和机械制造工业。

(2)农业

①热带经济作物:巴西的咖啡、古巴的蔗糖和中美国家的香蕉。

②粮食作物:玉米(原产地)为主,许多国家粮食还不能自给。

世界热带经济作物及其分布。

世界上的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拉丁美洲等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区。湿热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热带经济作物主要有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金鸡纳树、丁香、剑麻、可可、甘蔗、香蕉、咖啡等。马来西亚是天然橡胶、油棕的主要生产国,曾被誉为“橡胶王国”;椰子和蕉麻主要分布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金鸡纳霜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非洲的坦桑尼亚盛产丁香和剑麻;加纳的可可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在拉丁美洲,巴西的咖啡、甘蔗、香蕉、剑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中美洲诸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蕉产地;古巴有肥沃的火山灰土,大部分土地种植甘蔗,蔗糖产量很高。这些国家的经济特征是以原料或半成品等初级产品出口作为本国的经济支柱,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粮食往往不能自给。为改变这种因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留下的畸形经济结构,许多国家已开始进行农业“绿色革命”变部分种植园为水稻田,扩大耕地面积,逐渐摆脱发达国家的经济控制。

2.居民

(1)人种:混血种人占多数。

在历史上以欧洲移民为主要人口来源的阿根廷、乌拉圭和哥斯达黎加等国,现今的居民构成以白人为主;其中,阿根廷白人占总人口的97%,乌拉圭白人占90%;吸收黑人奴隶较多的海地、牙买加、巴巴多斯、多米尼克、圣卢西亚等加勒比岛国,其居民以黑人为主;历史上的印第安人文化中心,如秘鲁、玻利维亚,居民仍以印第安人居多数;墨西哥和中美洲国家以各种混血种人为主,其比重高达80%—90%。

(2)语言:大多数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海地、法属圭亚那和法属西印度群岛使用法语。巴巴多斯、牙买加、圭亚那、伯利兹、巴哈马等国使用英语。苏里南及荷属安的列斯群岛等使用荷兰语,印第安居民较多的地区,一般使用印第安语。

(3)人口

①总量:年达6.51亿人。人口过亿的国家有巴西(年2.09亿人)和墨西哥(年1.26人)。

②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是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

③城市人口增长快,且城市化水平高(平均值在70%以上),但畸形发展(虚假城市化)。如布宜诺斯艾利斯、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墨西哥城人口多在0万。

④分布不均:拉美是人口分布极不均衡的大陆,与其广阔的土地面积相比,人口密度较小。

疏密区

分布

稀疏区

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区

密集区

西印度群岛、巴西东部和阿根廷沿海;热带国家人口分布在气候温和的高原

(4)宗教:主要信仰天主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liqing.com/gjqh/87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