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牙买加 >> 自然资源 >> 正文 >> 正文

援助非洲这么多年,中国究竟在做什么又得到

来源:牙买加 时间:2024/4/11

我们都知道,多年来,中国对非洲进行了大量援助,但总有人觉得援助就是撒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中国为什么这么重视非洲,非洲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又得到了什么。

对非援助

自年起始,6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在非洲投资建设了二十多个港口,多条铁路,承接了24个国家的发电项目。中国真诚且力所能及的援助,增强了非洲的自主发展能力,推动了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非洲国家的欢迎和赞扬,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很多人因此非常奇怪,中国为什么这么重视非洲?这些援助与欧美国家的援助有什么区别?而中国援助这么多年又得到了什么?

非洲潜力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非洲在世界上的作用,虽然非洲的经济发展十分落后,但他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势,就是人口,这个优势不是人多,而是年龄小,他的平均工作年龄只有27岁,同样有人口优势的印度,平均工作年龄是37岁。而且从人口增长的趋势来看,非洲的这一优势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非洲未来很可能成为下一个制造业中心。

而我们都知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创新型产业发展。我国现在也在逐渐经历这个转型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非洲这样强大的劳动力市场就尤为重要。

产业升级

那么,怎样进入这一市场就成了关键,历史上非洲一直受到欧美殖民者的剥削,基础建设很差,路都不通,更别说发展了。中国的援助正是帮助他们解决了这个燃眉之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中国的帮助下非洲彼此之间开始联通,而且也和世界接轨。

投桃报李,我国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像阿里巴巴,华为之类的企业已经将一些生产链条转移到非洲地区,带动当地的就业和工业建设,也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这样,非洲的人口,资源,市场优势和中国的技术,经验,资金优势,就整合到了一起,。

所以说,对非援助是一项目光长远的计划。

中西方援助区别

然后我们来谈一下,援助是不是等同于撒钱,这实际上是很多人的一个误解,很多人以为现在中国还是在进行大把的资金投入,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实际上到今天,中国对非洲已经不再是援助,而是从援助转变成了投资,主体也已经不是国有企业和官方援助,变成了私有企业和非官方援助,也不是在一直帮他们搞基础设施建设,而是在当地建立开发区,工业区。

这和西方国家的援助方式是有很大差别的,西方的援助简单来说就是一直砸钱,就拿美国对欧洲援助的马歇尔计划来说,直接是无偿赠与大量资金。

但美国的钱是那么好拿的吗?欧洲为这些钱付出了惨痛代价,拿了美国的钱,就必须在政治上服从美国,和美国站在一起斗苏联,更重要的是,这些钱大部分都用来买了美国的商品,又回到了美国人手里,恶性循环下又加重了依赖,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欧洲和美国基本上是穿一条裤子的。

造血

中国的援助就不同了,中国的援助,首先便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双方达成的是互惠共赢的经济合作,以一部分援助带动更多的商业投资和开发行为,并且中国更注重的是传授实用的技术,授人以渔,而不是像马歇尔计划一样直接提供大量资金,导致受援国严重依赖援助。

简而言之,中国做的,是帮助非洲造血,以肯尼亚的蒙内铁路为例,这条铁路建成后,直接推动了肯尼亚经济2.5个百分比增长。

中国标准

并且这条铁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他采用的是中国标准,我们常说一流企业制定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当今世界标准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因此只有占领更大的市场,让更多的人使用中国的产品,才能使中国标准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标准。

国家早期的援助虽然没有获得什么直接的经济利益,但是正是因为这些努力,当地的国家才会信任中国,认可中国,在政策上向中国投资者倾斜,进而更加促进了中国的投资者去当地进行更多的投资。

现在我们在非洲看到的,是全面开花的中国投资,而欧美这些发达国家的投资只能是一个一个零散的点。

一个大国的成长不仅要强调硬实力,也要强调软实力,强调国际舆论,强调标准,强调民心。

中国软实力,中国标准,中国市场,中国的大国形象在通过非洲向世界传达。

如果你仍然把这些都看作是撒钱行为的话,那钱就真没什么用武之地了。

图源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liqing.com/zrzy/11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